网站首页 >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中国证券报
8月28日,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表示,我国积极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按新的计算口径,预测到今年年底,数字经济增加值有望达到49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将达到35%左右。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
28日于贵阳开幕的本届数博会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将举办26场交流活动和34场系列特色活动,1.6万余名嘉宾注册参会,375家中外企业参展。中国证券报记者在现场感受到,当前,数据要素已成为赋能产业发展的引擎,以“数据要素为笔、以产业发展为砚”的数字化图景正加速展开。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数智应用展馆中科星图展台内,一辆无人机摆放在正中,四周错落有致地摆放着此次参展的内容介绍。“本次数博会中科星图重点聚焦低空经济赛道,带来涵盖低空规划、安全保障、协同监管、飞行服务、场景应用‘五位一体’的低空全链条产品体系和多种低空场景案例,主要展示中科星图在空天信息领域的技术实力与研究成果。”中科星图总裁邵宗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动驾驶行业发展日新月异,其大规模商业化的速度正在加快。专家表示,无人物流车等细分应用场景被市场看好,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将助推自动驾驶领域发展提速。
无人物流车受关注
近日,L4级自动驾驶企业白犀牛宣布完成B+轮融资,老股东顺丰、线性资本再次出手,以骏资本、三六零(601360)基金等作为新股东加入。至此,白犀牛的B轮融资总额累计近5亿元。
白犀牛创始人兼CEO朱磊表示,本轮资金将重点投向车规级无人车产品研发、AI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商业场景的拓展三大领域,加速白犀牛在末端物流领域的“规模化落地”。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 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
8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意见明确,建立可持续的城市建设运营投融资体系。强化中长期信贷供给,发挥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融资功能,鼓励保险、信托等机构提供金融服务。
意见提出,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人居品质明显提升,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安全基础有力夯实,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治理水平大幅提高;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
“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出炉 194家上榜企业 实控273家A股公司
全国工商联8月28日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在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94家企业实际控制273家A股上市公司。据悉,此次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收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户均营收达861.02亿元,较上年增长2.72%。
业内人士表示,民营企业500强地位领先、优势突出,在带动产业链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这些企业凭借较为突出的创新力和引领力,将通过自身的产业发展实践有效带动行业发展。
折射中国经济澎湃活力
今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收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其中营收前500位的企业为“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榜单前三位。
上海证券报
新基金发行市场正持续回暖,本月新发基金规模已近千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市场回暖,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570亿元,创年内月度发行新高。随着资金的持续涌入,近期多只绩优基金发布限购令。与此同时,海外资管机构也加速布局中国市场,推出投资中国的FOF产品。
新发权益基金规模创年内月度新高
新基金发行热度升温。数据显示,8月以来,截至8月28日,已有139只基金成立,发行规模合计为978.42亿元,较7月新基金发行规模增长超百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多只新基金结束募集并即将成立,这意味着8月新基金发行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从基金类型看,权益类基金是发行主力。据统计,权益类基金8月发行规模达到577.68亿元,创年内权益类基金月度发行规模新高。随着市场回暖,“10亿基”频现,月内已有23只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其中,东方红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基金发行规模为23亿元,长城国证自由现金流指数基金发行规模为22.08亿元;此外,易方达国证成长100ETF、富国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联接基金等发行规模均超过15亿元。
中央发布重磅文件 明确城市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 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8月28日对外公布。意见提出,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适应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人居品质明显提升,绿色转型深入推进,安全基础有力夯实,文化魅力充分彰显,治理水平大幅提高;到2035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基本建成。
意见围绕7个方面提出重点任务,具体包括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推动城市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增强城市安全韧性,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水平等。
在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方面,意见提出,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构建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城市体系。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成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增强中西部和东北的城市群、都市圈对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城市间定位错位互补、设施互联互通、治理联动协作。加强城市群内产业链协作,优化城市群之间产业分工和空间联系。
此外,增强超大特大城市综合竞争力。支持超大特大城市结合实际推进制度创新。支持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增强对全球高端生产要素的配置能力。支持超大特大城市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基地,提升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有条件的省份培育发展省域副中心城市。
在核心产品制冷剂量价齐升的带动下,今年上半年,多家氟化工龙头盈利显著增长。
巨化股份(600160)近日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51亿元,同比增长146.97%,已超去年全年。值得关注的是,不仅是巨化股份,三美股份(603379)、永和股份(605020)、东阳光(600673)等多家以制冷剂为主营业务的氟化工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同比均实现倍增。
方正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配额制背景下,制冷剂供给受限,行业生态、竞争秩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国内需求增长,全球南方国家城镇化和消费升级驱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制冷剂供需状况持续改善,制冷剂景气向上趋势不改。
浦发银行重构科技金融“作战图” 以“伙伴思维”深耕战新赛道 问生态协同要“乘数效应”
“拿着原有的科技金融发展的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000997)的。”浦发银行总行科技金融部副总经理钟泉表示,当下,银行已经变成了一个“泛金融服务公司”。通过银行科技金融适配的能力,去解决中小企业的起步点、痛点、关键点的难题,这才是科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
浦发银行最新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该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24万户,包括全国超过70%的科创板上市企业;科技金融贷款(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口径)增长超1000亿元,余额突破10000亿元,居股份制银行前列。
证券时报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浪潮中,人工智能(AI)、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与庞大的制造业持续碰撞与融合,一大批智能工厂正从蓝图变为现实。这种碰撞不仅重塑了生产范式,更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 工信部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据了解,这些卓越级智能工厂分布在31个省(区、市),覆盖了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近日,记者走进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看看智能生产线如何高效生产,又给行业发展带来哪些新气象。
智能化转型加速
在数字孪生/仿真系统中,实时动态模拟在建新车间一举一动,甚至能对有轨制导车辆(RGV)的路径规划进行智能预警,确保每一次物料运输都遵循最优轨迹;射线检测室内,AI辅助系统成为工程师的“智慧眼”,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焊缝无损检测影像进行智能评片,让细微缺陷无所遁形;危化品区域,AI化身24小时在线的“安全教官”,当发现未完成静电释放者,立即“点名”警告,为高危场景构筑数字化防护屏障。
随着半年报的发布,印制电路板(PCB)厂商迎来业绩的兑现。 大部分PCB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业绩增长。在AI(人工智能)算力以及车载等需求驱动下,服务器以及AI端侧消费电子放量,PCB产业链向多层板、低功耗等方向升级,厂商还纷纷着手投资扩产,加速掘金东南亚市场。不过,近期PCB上游覆铜板提价,大宗行业分析师提醒,预计下半年PCB关键原材料铜价存在更大上涨压力,会加大PCB企业竞争压力和成本管理难度。
产品向高端化升级
目前已披露中期业绩的PCB上市公司中,近七成归母净利润实现增长。其中生益电子、胜宏科技(300476)、骏亚科技(603386)、华正新材(603186)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52倍、3.67倍、3.33倍和3.28倍。
国产PCB产业向高端化显著迈进,特别是在AI、新能源汽车电子、数据中心等新兴领域强劲需求推动下,带动高阶PCB持续放量增长。据业内人士透露,AI服务器PCB、交换机等产品毛利率可以比普通服务器产品显著高一层级。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正加速提升,上市公司吸收合并重组案例数量增多,一些涉及跨行业、跨市场吸收合并,呈现出产业整合加速、支付方式多样化等特点。近日,又出现一例跨市场并购案例,镇洋发展(603213)公告称,接到控股股东通知,拟筹划浙江沪杭甬和镇洋发展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本次交易的方式为浙江沪杭甬向镇洋发展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镇洋发展。
传统行业通过控制权转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跨市场并购则反映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深化。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士指出,跨市场、跨行业的整合是政策引导、产业升级与市场环境共振的结果,跨市场换股合并可以使目标公司获得另一个市场的上市资格,缓解合并给公司带来的融资压力,减轻市场对大盘股回归的忧虑,也将推动A、H股估值趋同。
又一例跨市场并购案例出现
近日,镇洋发展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交投集团”)拟筹划浙江沪杭甬和镇洋发展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方式为浙江沪杭甬向镇洋发展全体股东发行A股股票,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镇洋发展。目前镇洋发展股票仍处停牌中。
光伏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披露,渐次勾勒出行业全貌:除少数厂商实现半年或单季度盈利以外,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厂商普遍陷入亏损困境。以组件出货规模前五名厂商为例,上半年亏损额合计约160亿元。
现金流健康程度成为衡量光伏企业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多家厂商在半年报或业绩说明会上强调了自身现金流情况好转,不过,部分龙头厂商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仍为负。
当前,光伏行业大力开展“反内卷”行动,产业链价格也有所回升。从多家厂商表态来看,低价销售、恶性竞争情形显著减少。但是,也有机构表示,光伏行业稳价仍需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促进产业链价格稳中向好发展。
证券日报
8月28日,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温州源飞宠物(001222)玩具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海利生物(603718)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宠物经济领域的代表性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相关报告数据显示,这3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均实现盈利,其中部分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两位数。这一态势充分彰显出宠物经济赛道广阔的市场空间与持续强劲的增长潜力。
毕马威中国发布的《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市场报告——“它经济”的消费升级与市场洞察》显示,中国宠物相关业务市场规模以25.4%的年复合增长率,从2015年的978亿元跃升至2023年的5928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8114亿元。
而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消费主力的迭代与需求的升级成为关键驱动力。《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在养宠物的人群中,“90后”宠物主占比为41.2%,“00后”宠物主占比25.6%,年轻人已成养宠主力军。年轻群体对宠物“拟人化”“精细化”的照料理念,正持续推动宠物经济从“基础供给”向“品质升级”转型,为行业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首先,在宠物食品领域,“吃饱”已不再是核心需求,“吃健康”“吃精准”成为主流趋势。针对不同生命周期与健康状况的宠物,细分食品品类不断丰富。更具个性化的是,部分品牌推出“定制化膳食服务”,可依据宠物的年龄、体重、健康隐患等专属信息调配粮食品类与配方,即便价格远高于普通粮,仍因精准贴合需求赢得不少宠物主的青睐。
白酒行业正经历一轮深度调整,没有企业能够独善其身。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A股共有13家白酒上市公司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相比2024年同期数据,反映出当前白酒行业仍未走出周期。
据记者梳理,13家白酒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合计为1768.76亿元,同比下降1.01%;归母净利润合计为741.37亿元,同比下降0.7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合计为457.64亿元,同比下降14.94%。
中国酒业协会有关人士认为,场景多元化演进、情感价值诉求升级、需求分层加速、渠道生态重构、存量博弈白热化等,正在深度重塑白酒产业格局。
2025年上半年,并购在A股市场持续升温,不仅成为上市公司拉动业绩增长的“强引擎”,更成为优化战略布局、实现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从行业分布到交易形式,从协同整合到政策支撑,A股并购市场呈现出“聚焦产业、注重实效、风险与机遇并存”的鲜明特征,多行业头部企业通过精准并购实现“1+1>2”的发展突破。
睿兽分析(大数据分析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并购交易1113起,涉及交易金额5092.14亿元,交易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2.75%。在已完成的并购交易中,传统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电力为排名前三的热门行业。
据同花顺(300033)数据,截至8月28日收盘,A股市场已有116家有色金属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中,72家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公开信息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有色金属行业受益于金、银、铜等价格和销量的增长,同时,龙头企业也持续投入创新并积极降本增效。
上半年价格走势偏强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现货铜均价7.76万元/吨,同比上涨4.2%;铝均价2.03万元/吨,同比上涨2.6%;国内黄金均价725.6元/克,同比上涨46.8%。总体而言,主要金属矿产价格走势偏强。
猜你喜欢
- 2025-08-29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29日)
- 2025-08-28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28日)
- 2025-08-27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27日)
- 2025-08-26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26日)
- 2025-08-25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25日)
- 2025-08-22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22日)
- 2025-08-21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21日)
- 2025-08-20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20日)
- 2025-08-19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19日)
- 2025-08-18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