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新股动态 正文

龙宇股份财务造假 退市后仍遭重罚

admin 2025-09-09 11:49:31 新股动态 9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想一退了之?“退市不免责”。近日,已被终止上市的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宇股份”)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上海证监局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对公司以及相关责任人拟合计罚款3810万元。2024年12月16日,龙宇股份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上海证监局立案调查。

  退市只是资本市场身份的终结,绝不是法律与监管责任的终点。监管部门对财务造假、资金占用等恶性行为的事后追责,正在变得更快、更严、更彻底。

  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龙宇股份在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利润,涉及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事项。

  龙宇股份在2019年至2022年虚增营业收入、利润,通过虚构贸易链条、人为增加业务环节等方式,开展金属、油品、乙二醇等虚假贸易,公司2019年至2022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

  数据显示,从2019年至2022年,龙宇股份分别虚增收入22.42亿元、39.86亿元、40.24亿元和42.88亿元。同时,对应虚增利润总额分别为573万元、1113.69万元、951.95万元和1093.32万元。

  除此之外,龙宇股份还涉及未按规定披露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联交易事项。据披露,2021年6月至2023年11月,公司实控人徐增增安排人员陆续成立并控制哈尔滨茂盛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13家公司。2022年至2024年,徐增增安排将前述关联公司充当供应商、客户等角色,穿插在龙宇股份的部分贸易业务中。龙宇股份对作为供应商的关联公司提前大比例或全额付款、对作为客户的关联公司给予较长回款账期。由此构成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

  龙宇股份未及时披露上述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2022年至2024年资金占用余额分别为3.33亿元、8.75亿元、8.82亿元,分别占当期年度报告记载净资产的9.19%、23.64%、26.53%。截至2025年9月初,相关方归还龙宇股份部分被占用资金。

  龙宇股份未在2022年年度报告中披露上述非经营性资金占用相关关联交易,未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期间涉及的资金占用情况。2022年、2023年资金占用余额分别为3.33亿元、8.75亿元,占当期年度报告记载净资产的9.19%、23.64%。

  拟合计罚款3810万元

  今年7月,龙宇股份从沪市摘牌。此前公告显示,龙宇股份因2023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2024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审计报告,触及财务类退市标准,被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

  2024年12月16日,龙宇股份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的《立案告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

  今年4月29日,龙宇股份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发的《关于拟终止上海龙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书》。

  8月25日,上交所对龙宇股份及相关责任人予以纪律处分。

  上海证监局明确表示,对公司退市前的行为“坚持一查到底”。《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显示,上海证监局拟对公司罚款1150万元,对时任董事长、实控人徐增增罚款1690万元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其他4名责任人共处罚款970万元。同时,上海监管局决定对徐增增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公开报道显示,公司退市后,上海证监局一方面持续推进案件调查,对公司退市前的违法违规行为坚持一查到底,查实公司财务造假;另一方面,上海证监局积极督促控股股东偿还占用资金,于7月7日对控股股东未履行连带还款承诺问题出具行政监管措施,据悉目前相关方已归还4亿余元。

  “退市不免责”

  退市违法必究已成常态。上市公司不管因何种原因退市,监管部门会紧追不放,一查到底,决不允许“金蝉脱壳”“一退了之”。此前因触及交易类退市指标先后摘牌退市的泰禾集团、华铁股份、美尚生态,由于在上市期间存在信披违法违规行为,退市约1年或2年后仍被地方证监局行政处罚,3家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均被罚。

  今年6月,中国证监会表示,对已退市的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除拟对上市公司及实际控制人、相关董监高等造假责任人依法严惩外,还拟对两名配合造假主体一并严肃追责。经查,2018年至2022年,越博动力通过虚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销售等业务、虚假出售资产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和利润,相关年度报告等存在虚假记载。

  近年来,随着退市常态化的推进,退市公司数量逐渐增多,监管部门强调对于违法违规行为“退市不免责”,强化投资者赔偿救济,力求实现“退得下”“退得稳”。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认为,针对“带病”退市公司及相关责任方的全链条立体化追责体系,有效提升了市场各方的合规意识,增强了投资者信心,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