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QQ交流群586838595 |
智己LS6 11 月销量突破8 千辆,成为新增潜力车型,以下为其基本情况:
1) 销量:2023/10/12 上市,11 月8158 辆,细分领域中销量居前;12 月继续保持高销量,12/4-12/10 单周销量1695 辆。于市场而言,智己LS6 属于小爆款车型;于智己而言,LS6 为其至今销量表现最优产品。
2) 尺寸:加大号B 级纯电SUV,轴距2950mm,介于小鹏G6(2890mm)与小鹏G9(2998mm)之间。
3) 价格:定价22.99-29.19 万元,为智己品牌首款25 万元以下车型;4 个版本(560km 后驱/680km 后驱/760km 后驱/702km 四驱),主销为低配。
4) 基盘市场:主要为20-25 万元SUV,该市场去年销量分别为77 万辆/自主占21%;以及部分15-20 万元SUV 市场,去年销量265 万辆/45%。
5) 目标人群:25~35 岁的无孩或幼儿家庭;从首批锁单用户数据看,用户有两大特征:1)豪华品牌增换购(48%),用户关注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纯电续航和智能化配置等方面;2)家庭增购(32%),关注空间和舒适性。
超高性价比为智己LS6 销量表现优异的主要原因,以下为其竞争力情况:
1) 典型竞品:B-C 级纯电SUV,包括小鹏G6(20.99-27.69 万元,月销0.8-1.0万辆)、Model Y(26.64-36.39 万元,2.5-5.0 万辆)等,以及部分油车。
2) 空间更大:智己LS6 空间(轴距2950mm)显著优于小鹏G6(2890mm)、Model Y(2890mm),具有超高性价比是其突出亮点。
3) 其他亮点:超充(准900V 平台)、智能化配置(标配激光雷达、Orin-X芯片)、驾控(零百加速、极速)、颜值(女性喜爱)。
2024 年城市NOA 的落地有望增强LS6 竞争力。智己LS6 全系标配高阶智驾,硬件免费、软件3.68 万元/永久(上市权益限时免费,对比小鹏硬件1.6~2.0万元、软件免费)。智己目前已基本实现全国高速NOA 覆盖,计划2024 年春节前陆续推送城市NOA、2024 年内通勤模式覆盖全国100 城。城市NOA 的落地有望提高其产品竞争力。
智己LS6 有望成为上汽电动智能发力关键抓手。智己是上汽集团、张江高科、阿里巴巴合资成立的新势力品牌,2022/4、2023/2 发布首款车型智己L7、第二款车型智己LS7,两款车型定价均30 万以上。由于价格较高、品牌知名度较低等原因,LS6 上市前智己品牌总月销仅在0.1-0.2 万辆水平。LS6 将品牌价格区间下探至大众水平,希望通过超高性价比打开品牌销量、提升品牌声量。
目前智己LS6 月销突破8 千,初具明星车型潜力。智己2024 年将上市新车L6,预期同为走量车型,定位20-25 万元。智己LS6 有望助力智己品牌积累智能电动产品的经营经验,成为上汽转型关键点。
投资建议:智己LS6 的成功推出有望提振上汽的智能电动转型,结合自主乐观展望的出海逻辑,带来上汽经营新亮点。综合我们对2024 年汽车行业预期,预计上汽集团2023-2025 年销量452/427/413 万辆、营业总收入7,337/7,553/7,765 亿元、归母净利159/160/156 亿元、PE 10/10/10 倍。结合公司历史估值水平及未来新能源与出海开拓展望,我们给予公司2024 年12 倍PE,对应目标价16.5 元/股,目标空间23%,调整为“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销量不及预期、行业销量下滑、市场竞争加剧等。QQ交流群586838595 |
- 上一篇: 通达信星辰启航主图指标
- 下一篇: 通达信黄金共振波主图指标
猜你喜欢
- 2025-04-19 外服控股(600662):传统业务承压拖累盈利能力 外包业务持续增长
- 2025-04-19 华东医药(000963)2024年报点评:业绩超预期 费用显著下降
- 2025-04-19 三七互娱(002555):整体经营稳健 关注新游进展与股息价值
- 2025-04-19 安图生物(603658):集采影响1Q业绩表现 静待后续恢复
- 2025-04-19 江苏银行(600919)2024年报点评:业绩稳中有升 资产质量稳健
- 2025-04-19 新澳股份(603889):越南工厂加速建设投产
- 2025-04-19 三一重工(600031):海外表现亮眼 内销快速复苏 回购股份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彰显信心
- 2025-04-19 健民集团(600976):立足儿科优势品牌 营销改革焕新颜
- 2025-04-19 华工科技(000988):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1% 高速光模块逐步放量
- 2025-04-19 安图生物(603658):集采降价等政策影响短期业绩 出海+测序等新产品有望带来新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