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核心观点
预定利率下调和股市反弹驱动下,公司三季度资负两端均有亮眼表现。展望来看,公司稳步推进营销体系改革, 深化推进现有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综合化转型,销售队伍规模企稳态势巩固,队伍产能有望持续优化,为负债端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公司积极推进产品多元和业务形态多元, 前三季度10 年期及以上期交新单占期交新单比重同比+4.3pct 至46. 4%,负债质量不断优化。资产端来看,去年同期低基数背景下权益市场回暖有望贡献业绩弹性,长端利率企稳有望缓解配置压力。
事件
中国人寿披露2024 年三季度业绩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173.9%至1045.2 亿元,NBV 同比+25.1% , 总、净投资收益率分别同比+2.57pct 、-0.55pct 至5.38%、3.26%。
简评
1. 整体业绩:总投资收益驱动利润实现强劲增长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173.9%至1045.2 亿元,单三季度同比+1767.1%至662.5 亿元。公司利润三季度增长强劲主要由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带动。一方面,去年同期总投资收益基数较低,去年三季度沪深300 指数累计-3.98%,复杂严峻的资本市场环境下公司去年前三季度总投资收益率仅为2.81%( 旧准则口径下)。另一方面,今年三季度股票市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沪深300 指数三季度累计+16.07%,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2. 负债端:三季度新单增长强劲,个险队伍量稳质优前三季度,NBV 同比+25.1%,其中新单保费同比+0. 4%至1975.1 亿元,期交占比同比+3.4pct 至57.3%,10 年期及以上期交新单占期交新单比重同比+4.3pct 至46.4%。单三季度, 新单保费同比+46.4%至372.4 亿元,期交占比同比+9.0pct 至42.7%, 10年期及以上期交新单占期交新单比重同比-3.8pct 至62.6%。三季度新单增速较上半年显著改善,预计主因传统险、分红险预定利率相继下调带动居民储蓄险需求集中释放。
按“保险服务收入-保险服务费用”测算,前三季度保险服务业绩同比+1.4%至378.1 亿元。
销售队伍规模企稳态势巩固,队伍质态持续改善。截至三季度末,共有个险板块销售人力64.1万人,较上年末+1.1%,较二季度末+1.9%。队伍质态有效改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绩优人力规模和占比持续实现双提升。个险渠道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上升 17.7%,队伍产能在高基数基础上稳步增长。个险新型营销模式试点快速推进,“种子计划”在南京、深圳等 24 个城市试点,取得初步成效。
3. 资产端:三季度股市反弹带动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2024 年三季度股票市场低位震荡后快速反弹,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前三季度,实现净、总投资收益率分别同比-0.55pct、+2.57pct 至3.26%、5.38%。总投资收益同比+152.4%至2614.2 亿元,净投资收益同比+3.9%至1447.1 亿元。按“总投资收益-承保财务损失+分出再保险财务收益”测算,前三季度投资服务业绩同比+921.3%至940.7 亿元。
投资建议:销售队伍量稳质优为负债端增长奠定坚实基础,资负两端共振改善有望驱动公司业绩增长预定利率下调和股市反弹驱动下,公司三季度资负两端均有亮眼表现。展望来看,公司稳步推进营销体系改革,深化推进现有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综合化转型,销售队伍规模企稳态势巩固,队伍产能有望持续优化,为负债端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公司积极推进产品多元和业务形态多元,前三季度10 年期及以上期交新单占期交新单比重同比+4.3pct 至46.4%,负债质量不断优化。资产端来看,去年同期低基数背景下权益市场回暖有望贡献业绩弹性,长端利率企稳有望缓解配置压力。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上调了公司的盈利预测和目标价,预计公司2024/2025/2026 年的NBV增速分别为24.9%/13.9%/11.0%,给予公司未来6 个月目标价52.1 元,对应2024 年PEV 为1.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负债端改革不及预期:当前公司寿险业务持续深化转型,若公司代理人队伍质量提升不及预期,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新业务价值。
长端利率超预期下行:如果长端利率出现超预期下行,将对公司的投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权益市场大幅下滑:如果权益市场出现大幅下滑,将对公司的投资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居民对保障型产品的需求复苏情况持续大幅低于预期:保障型产品的新业务价值率一般较高,若居民对此类产品的需求持续低迷,可能对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猜你喜欢
- 2025-07-04 金龙汽车(600686):三龙整合落地 看好毛利率中枢上行
- 2025-07-04 新乳业(002946):低温延续增长势头 常温呈现积极变化
- 2025-07-04 亚翔集成(603929):新签快速推进 产业链布局助力接单
- 2025-07-04 无锡晶海(836547)三十年深耕氨基酸产业:研发驱动全球化进阶 产能释放打开成长空间
- 2025-07-04 龙芯中科(688047)重大事项点评:龙芯新品发布 性能对标市场主流
- 2025-07-04 道通科技(688208):越南关税落地 出海+具身智能注入增长新动能
- 2025-07-04 长安汽车(000625):6月销量稳健增长 启源表现亮眼
- 2025-07-04 新和成(002001):业绩符合预期 维生素景气回落 蛋氨酸盈利提升 新材料项目打开未来空间
- 2025-07-04 骄成超声(688392):主业复苏向上 半导体业务受益3D封装
- 2025-07-03 奕瑞科技(688301):下游景气回升 新品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