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正文
QQ交流群586838595 |
中国证券报
近期,AI大模型的迭代还在加速。北京时间2月18日,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与xAI团队在X平台上进行直播,发布了xAI开发的最新版大模型Grok 3。该模型被马斯克描述为“地球上最聪明的AI”。xAI团队成员称,为训练Grok 3,他们将数据中心10万张GPU扩充到20万张。
2月初,中国初创企业DeepSeek发布新版大模型DeepSeek-R1,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和使用成本,搅动大模型领域格局。随后,谷歌、xAI、OpenAI、Anthropic等公司也相继宣布将发布新版大模型。同时,有更多公司表示将采取开源策略。机构认为,大模型的开源大幅降低了应用成本,看好AI应用带来的新机会。
今年以来,存量隐性债务置换工作迅速推进。截至2月17日,各地已发行或计划发行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规模近8000亿元。业内人士分析,在前期化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的情况下,今年央地将做好政策落地实施的“后半篇”文章,重点包括严防新增隐性债务、压降融资平台数量、推动平台市场化转型等方面。
自去年一揽子化债方案推出以来,各地迅速开展债务置换工作。据财政部公布,2024年的2万亿元置换债截至去年12月18日已全部发行完毕,目前大部分地区已使用完毕。对于2025年的2万亿元额度,各地已启动相关发行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各地已发行和计划将发行的地方债合计13865.91亿元,其中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为7828.28亿元,占比超过50%。
近期,微信、百度等科技巨头相继宣布全面接入DeepSeek,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由DeepSeek引发的创新浪潮,推动中国股市市值显著增长,促使中概科技股迎来新一轮价值重估。
今年以来,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涨势强劲。高盛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叙事有望吸引高达2000亿美元的净买入资金,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全球投资者长期低配中国股票的局面。
DeepSeek连同其他中国AI模型,正为中概科技股带来全新投资叙事。近日,微信灰度测试接入DeepSeek R1大模型,用户可通过搜索框直接调用AI功能。同时,百度搜索及文心智能体平台亦全面整合DeepSeek,接入DeepSeek后,用户可免费使用其深度搜索功能,文心智能体平台的开发者也能随时调用DeepSeek模型。
2025开年以来,把握住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等行情的基金业绩亮眼,多只主动权益类基金收益率已经超过40%,甚至有基金收益率达50%。另外,重仓煤炭、航空等板块的基金2025开年以来回撤幅度居前,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首尾差距近60个百分点。在科技股表现强势的背景下,不少基金经理开始积极调仓,加大对于科技资产的配置。
2025开年以来,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回暖。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领跑的鹏华碳中和主题A开年以来不到两个月的收益率达50.04%。
另外,永赢先进制造智选A、中航趋势领航A、平安先进制造主题A的收益率都超过40%,前海开源盛鑫C、前海开源嘉鑫A、华富科技动能A、招商优势企业A等收益率均超过30%。
上海证券报
自1月中旬低点以来,恒生科技指数上涨超33%,领先于A股、美股主要大盘指数。2月18日,腾讯控股盘中股价达513港元/股,股价一举突破三年新高。阿里巴巴-W、快手-W等互联网公司股价也在近期创下阶段性高点。
从“短期博弈”转向“长期配置”、从谨慎乐观到投出“信任票”、从按兵不动到悄然抄底,外资对港股的投资逻辑从交易性机会向战略性布局转变。一方面,政策红利与技术突破驱动全球资本重估,高盛、贝莱德、瑞银等均认为中国科技资产有望从“价值洼地”迈向“创新高地”。另一方面,港股市场交易过热、指数阶段高点也在无形中加大了市场压力。
受访人士认为,AI应用有助于扩大中国科技股的盈利空间,港股互联网公司可能迎来结构性机会。科技股急涨后存在短期回调的风险,后续重点观察的因素有国际地缘局势演变、互联网公司盈利情况、美联储利率走势等。
步入2025年,《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的发布,为政府投资基金的未来发展描绘了蓝图。在这一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文件的指引下,各地政府加速对政府投资基金运作模式进行全面优化与升级。
作为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主力军,各地政府投资基金正在加速布局。
2月14日,北京海淀区政府投资基金再度扩容,中关村科学城科技成长三期基金正式发布,规模达100亿元。
2月18日,A股市场整体冲高回落,人工智能等前期领涨板块出现明显调整,部分短线热门股触及跌停。红利资产接棒走强,银行股表现出色,“工农中建”四大行股价盘中齐创历史新高。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324.49点,跌0.93%;深证成指报10617.26点,跌1.61%;创业板指报2182.57点,跌1.98%。沪深两市合计成交17991亿元,较前一日缩量约1400亿元。
银行板块昨日大面积上涨,申万银行指数收盘涨1.05%,涨幅居所有一级行业首位,板块内42只银行股有40只收盘飘红,齐鲁银行(601665)涨超3%,浦发银行、邮储银行(601658)、厦门银行(601187)等涨超2%。
2025年伊始,我国船舶工业捷报频传。1月15日,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600648)造船有限公司(下称“外高桥造船”)实现了全船贯通的关键节点。当日,在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恒力重工二期项目“未来工厂”投产,未来将有大量高附加值绿色船舶和高端海工装备从这里起航。
2024年是船舶工业的大年,无论是全球还是国内数据都十分亮眼。展望2025年,业界专家认为,船舶工业将继续乘势而上,未来4到5年行业仍将维持高景气度。目前,产业链上下游正在抓紧时机向多个维度深入,引领新航向。
证券时报
DeepSeek应用场景不断扩展 保险机构积极部署大模型本地化
国产开源大模型深度求索(DeepSeek)发布后,引发人工智能(AI)生态连锁反应,各行各业均积极落地本地化部署。
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目前,保险行业已有人保财险、人保资产、新华保险(601336)、太平人寿、太平资产等多家机构上线了DeepSeek大模型,并落地应用场景。
近日,太平人寿完成DeepSeek模型本地化部署,并发布了太平人寿AI助手内测版本。该助手接入DeepSeek R1模型产品,具备深度理解对话、文档与图片的能力,能够在多种工作场景为公司员工解决复杂问题提供高质量建议及方案,提升工作效率。
今年以来,已有三一重工(600031)等多家A股企业披露了赴港上市意向,引起市场关注。“A+H”上市模式持续活跃,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瞄向了全球化战略的新版图,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借助境内外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已成趋势。
纵观本轮赴港上市的企业,多是宁德时代(300750)、先导智能(300450)、恒瑞医药(600276)等行业龙头,这些长期在细分领域领跑的优质企业,既有海外产能扩张、拓展国际业务的动力,也有补充境外营运资金、为长期国际化战略提供资金支持的诉求。通过H股上市,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有效的储备资金,还能通过国际化的资本平台增强跨境资源整合能力,进一步配置全球资源,与全球伙伴深度链接,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可谓两全其美。加之“A+H”上市模式较为成熟,仅2024年就有美的集团(000333)、顺丰控股(002352)、龙蟠科技(603906)等公司赴港成功上市,首发募资额约占去年港股IPO募资总额的一半,进一步激发了A股企业赴港上市的动力。
资本市场持续推进的对外开放政策,也为“A+H”上市添了一把火。去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发布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香港联交所与香港证监会也优化了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对符合规定的百亿港元市值以上A股公司开辟快速审批通道,股权占比要求也有相应调整,为发行人构建“A+H”双平台提供了更多灵活性支持。降低上市门槛,使企业可以快速融入全球市场,引入国际化长线投资人,吸引更多海外的潜在客户或合作机会。
优质企业南下,港股市场的成交活跃度也节节攀升。据统计,港股1月份日均成交金额约1438亿港元,已连续5个月过千亿港元,恒生指数年内累计上涨逾14%,恒生科技指数涨逾26%。带着“创新”基因的A股龙头企业为港股市场带来了新活力,同时,中国的AI大模型研发、商业化应用向外展示了中国在新兴科技领域的创新能力,增强外资对“中国智造”的信心,推动其重新评估中国资产价值,显著提升优质中资企业的估值中枢。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在金融领域的渗透也日益广泛且深入,整个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
在这一波智能化浪潮中,深度求索(DeepSeek)凭借强大的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迅速引起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服务商等金融机构的关注。它们纷纷将其视为提升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并加速推进部署与应用。
DeepSeek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表现,正像一匹“黑马”迅速在金融行业崭露头角。借助其强大的语义理解和生成能力,众多金融机构看到了大幅提升业务运作流畅度和客户服务满意度的希望。
2月17日,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京召开,相关内容也成为各机构近期研究重点。
分析师普遍认为,时隔6年再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彰显了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提振微观主体信心和市场风险偏好,对于市场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展望后市,业内分析称,本次座谈会有望成为我国新一轮科技突破乘风发展的起点,资本市场也将显著受益。
证券日报
长期以来,智能驾驶技术的高阶功能多集中于20万元以上的高端车型。然而,今年以来,高阶智驾系统呈现出加速下沉的趋势,正从“高配”逐渐转变为“标配”。这一转变的标志性事件是比亚迪(002594)近日宣布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迅猛发展,驾驶主体逐渐由“人”转变为“智能驾驶系统”,这一变化正在重塑车主的风险结构。在新形势下,车主的保险保障需求日益全面化和多元化;保险业希望新的市场需求能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智能汽车产业也希望保险产品提供更为全面的保障,以确保其“行稳致远”。
一些车企和险企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并开始积极行动。近日,小鹏汽车计划联合头部保险机构推出定制化智驾保险。此前,赛力斯(601127)与平安产险已合作推出相关风险保障方案。总体来看,对智驾保险仍处于探索阶段。多位受访人士表示,当前,研究和创新已在路上,未来相关各方仍需协同发力。
2月17日晚,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针对某上市公司出具工作函,督促其加强内部控制和投资者回报有关事项。据悉,上交所在对比核查公司公告及其回函时发现,该公司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保护投资者知情权和收益权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事项存在制度规定不明确、信息披露不完整、文件提供不齐备等情况。
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规范运作对市场的稳定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为此,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持续督促相关公司及时整改,确保合规经营,并对违规行为坚决“亮剑”,形成有效的监管威慑。
截至2月18日,证券交易所年内已对67家A股上市公司及相关主体的违规行为开具了75份监管措施,主要涉及信息披露违规、资金占用、募集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出现违规现象主要由以下几点原因造成:首先,部分公司的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未能有效应对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情况;其次,部分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相关制度形同虚设。此外,部分公司的内部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监事会和独立董事的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899款万能险产品披露1月份结算利率 近半数产品结算利率为3%及以上
近期,险企陆续公布了1月份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资讯数据显示,截至2月18日,已有899款万能险产品公布结算利率,平均结算利率约为2.83%。其中,有428款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在3.00%及以上,有471款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低于3.00%。
受访专家认为,万能险结算利率持续下降,主要是债券市场到期收益率下降抵消了股票市场回暖带来的投资收益。展望未来,万能险还要通过产品创新等方式,为市场提供更多选择。
万能险的利率分为最低保证利率和结算利率。最低保证利率是指保险公司向保单持有人承诺的最低收益率。结算利率则是保险公司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收益的利率,不低于最低保证利率,反映了投保人实际获得的收益,是衡量万能险产品收益水平的重要指标。
聚焦 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 从工业场景到生活服务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百花齐放”
近期京东商城上线了两款机器人产品,其中一款机器人曾在今年的央视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以一段生动活泼的扭秧歌表演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爱与关注。在京东的售货界面中,Unitree G1人形机器人的售价为9.9万元左右,预计45天可交货。春晚同款Unitree H1人形机器人售价为65万元左右,预计60天可交货。据京东商城客服介绍,这两款产品首批销售订单已售罄。这也显示出公众对于高科技产品的浓厚兴趣与高度认可。
“今年也被业内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I技术的进步为人形机器人注入了强大的“大脑”,硬件技术的改进为人形机器人构建了坚实的“身体”,使得人形机器人具有了更多的商业化发展空间。
QQ交流群586838595 |
猜你喜欢
- 2025-04-09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9日)
- 2025-04-08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8日)
- 2025-04-07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7日)
- 2025-04-07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7日)
- 2025-04-06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3月31日)
- 2025-04-06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1日)
- 2025-04-06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1日)
- 2025-04-06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2日)
- 2025-04-06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3日)
- 2025-03-28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