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正文
QQ交流群586838595 |
中国证券报
4月18日,商务部印发《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明确将大连市、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深圳市、合肥市、福州市、西安市、苏州市等9个城市纳入试点范围。4月21日,国新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有关情况。
专家表示,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面对新形势,应进一步发挥试点地区先行先试作用,推动服务业开放提速加力。结合近期政策信号看,多个部门将加快推出一系列服务业开放创新举措,在试点地区开展压力测试,为全国服务业开放创新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继2024年9月首次突破3万亿元后,近日,全市场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成为资本市场新的里程碑。自2004年年底首只ETF问世以来,其规模扩张不断加速:第一个1万亿元用时16年,第二个1万亿元用时3年,第三个1万亿元仅用时1年,而第四个1万亿元仅用时半年有余。
资金加速涌入的背后,是政策积极推动下机构与个人投资者形成的合力。一方面,机构投资者加速配置ETF;另一方面,越来越多个人投资者通过指数投资利器捕捉市场风口,或逆市抄底布局相关资产。
广州发布“并购重组十条”,南京出台九条措施支持企业并购重组,上海鼓励民营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近期,多地出台涉及并购重组的相关支持政策,展现了政策的持续性、系统性和协同性,释放出积极信号。
截至4月20日,今年以来已有约60家上市公司首次披露并购重组事件,远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市场人士认为,并购重组将成为贯穿2025年资本市场的“重头戏”,更多优质企业有望通过并购重组的方式集聚优势资源、做强做优。
4月20日晚,多家上市公司公布拟大额分红方案。其中,长春高新(000661)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元(含税),慧翰股份(301600)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含税),卓创资讯(301299)则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含税)。
数据显示,截至4月20日22时,A股共有1701家上市公司公告拟进行2024年度现金分红。其中,贵州茅台(600519)、宁德时代(300750)、比亚迪(002594)等行业头部公司均公告了拟大额分红方案。
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拟大额分红不仅意味着公司财务稳定,还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A股市场的投资吸引力。
上海证券报
随着全球锂矿资源产能加速释放,加之锂化工产品需求放缓,锂价持续走低。统计显示,自2024年8月以来,碳酸锂每吨报价长期在8万元下方徘徊。上海钢联(300226)4月18日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为70450元/吨,较4月初74100元/吨的报价有所下滑。
决定锂矿企业业绩走向的锂价,其持续磨底使得行业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失色”。从天齐锂业(002466)、赣锋锂业(002460)、盛新锂能(002240)、盐湖股份(000792)等多家行业公司披露的2024年年报不难看出,锂价下行不仅大幅削弱了上游矿企的赚钱能力,更有公司因产品价格不振而出现亏损。
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完整年度。2024年年报显示,发力科技金融正在成为上市银行共识,各家银行正逐步从组织架构、资源调配、考核机制、构建生态圈等多方面入手,助力科技型企业更好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明显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企业的服务模式更加精准。科技型企业的成长周期长、风险高、轻资产化特征明显,单一信贷难满足多样化融资需求,构建科技金融生态圈正在成为金融机构布局的重点。
今年以来,土地储备专项债发行持续推进,成为地方政府调节土地供需、稳定房地产市场、缓解债务压力的重要抓手。
数据显示,截至4月初,全国已公告拟通过专项债收购存量土地的金额超1800亿元,北京、广东、湖南等地率先启动发行。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土地专项债不仅有助于消化闲置地块、改善土地市场结构,也为房企盘活资产、城投化解高息债务提供了资金支持。尽管政策端持续优化,专项债执行效果仍需在收益机制、区域协调与风险防控等方面加强配套,以实现“稳市场、稳地价、稳预期”的政策目标。
年报显示上市银行投资收益大增 去年“买债”获利颇丰 今年“躺赢”或难再现
2024年,在债券市场全年持续走牛的大背景下,银行投资收益显著增长,成为缓解营收压力、稳定利润表现的重要支撑。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上市银行年报发现,超过九成银行的投资收益同比正增长,其中不少中小银行实现倍增。
不过,进入2025年后,随着债券市场波动加剧,部分银行已提前兑现浮盈对冲一季度账面压力,“买债即赚”的黄金窗口或难再现,未来对交易能力和投资策略的依赖度将显著提升。
证券时报
在中国反制美国所谓“对等关税”的背景下,国内模拟芯片公司的动向备受市场关注。
近期,A股模拟芯片概念股走出了独立反弹行情,成为表现亮眼的细分赛道之一。比如,信号链佼佼者思瑞浦涨幅翻倍,国内模拟芯片设计龙头圣邦股份(300661)、隔离芯片提供者纳芯微等涨幅也超过了50%。
由于产品种类多,下游应用广泛,模拟芯片行业曾被不少基金经理认为是长坡厚雪的优质赛道。作为国内少有的自给率较低的行业,模拟芯片龙头公司也成为不少知名科技投资基金经理的“座上宾”。不过,过去几年受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周期下行的影响,模拟芯片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相关公司股价的表现也跌宕起伏。在此背景下,多数基金经理仍然选择坚定持有,如今随着行业完成“深蹲起跳”也守得云开见月明。
近期,上市公司掀起了一波回购增持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数百家上市公司参与其中,累计回购增持金额超千亿元。在热潮的背后,是许多券商忙碌的身影。
业内人士表示,券商能深入了解上市公司回购增持的需求及痛点,可以针对性提供回购增持方案、法律合规咨询、特定交易执行、账户管理等综合服务,打出“组合拳”,帮助上市公司高质量完成回购增持。
帮助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增持,涉及券商多个业务部门,诸如提供开户、交易、信披、合规、研究等方面的服务,需要券商多部门协同作战。
“我们以前是纯外贸的服装加工企业,客户遍布全球,美国在我们的客户比例中占到65%,突如其来的关税冲击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暂时性困难。”宁波一家外贸服装工厂负责人李先生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面对关税冲击,李先生也在积极想办法。他很快便与百度进行了接触,并加入了百度优选的出海计划,借助百度AI慧播星数字人直播技术,从一家传统外贸加工厂向电商销售转型,全力开拓国内市场及日韩、欧洲、澳洲等非美市场。“整个流程跑下来的感受就是一个字,快!”李先生说。
在美国所谓“对等关税”冲击之下,像李先生一样的中小外贸企业主们正在寻觅“突围”路径,而人工智能则是他们披荆斩棘的一把“利剑”。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包括百度、阿里巴巴等在内的科技公司通过发布外贸企业相关扶持计划,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推广相应的AI工具,不仅为开拓多元市场提供了支撑,还助力传统外贸企业加快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一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技术变革浪潮,正在外贸行业加速铺开。
保费收入增长未必带来保险服务收入增长,这是上市险企2024年年报揭示的最新信息。
2024年是上市险企执行新保险合同准则的第二年。同比信息显示,不同于保费收入的悉数增长,上市险企的保险服务收入指标在这一年出现分化。其中,财险公司的保险服务收入均实现增长,寿险公司则有多家出现下滑。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保险服务收入指标还未受到太多关注,外界对该指标的构成、拆分和趋势尚不清晰,行业还需要适应。未来,总体仍要将关注度转向保险服务收入指标。
证券日报
近段时间以来,境外机构持续积极参与中国债券市场。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共有1160余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在我国持有债券总量为4.5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700多亿元。我国债券市场总规模已达到183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
“境外机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参与热情持续升温。”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一方面是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健,人民币债券价格波动小、回报稳定,具备分散化投资价值;另一方面,在美元指数波动、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背景下,中国债市的避险属性逐渐增强,且中国债券在三大国际债券指数(彭博、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中的权重稳步提升,吸引跟踪指数的被动资金流入。
“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稳健增强了境外机构的投资信心、人民币债券收益稳定且配置价值高、国内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提升了投资便利性,这些因素都驱动了境外机构持续参与中国债券市场。”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投资顾问于晓明告诉记者。
明明认为,我国稳步扩大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境外机构入市流程等,也是境外机构持续加码中国债市的驱动力之一。
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三周年:制度设计陆续完善 吸引力有增强空间
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发展适合中国国情、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
时至今日,这一个人养老金顶层制度设计出炉满三周年。三年间,个人养老金制度由试点城市扩围至全国,制度设计不断完善,总体运行平稳。但是,参与度不足等问题尚存,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吸引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受访人士普遍认为,未来还需在个人养老金支持政策、涵盖产品等方面探索优化方案,更好激活第三支柱活力,加快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下简称“国常会”)提出,要持续稳定股市。
从去年9月份以来,高层多次强调稳股市。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市稳定,不仅有助于稳定企业和居民的预期和信心,为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资金支持,还可以通过股市“财富效应”促进消费,助力扩内需。此外,在全球股市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我国股市稳定,还将吸引全球避险资金。
成交额排名居前三的是华泰证券、中信证券和国泰海通
随着投资者需求愈发多元,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凭借高透明度、低成本以及交易便捷等优势,在市场中迅速崛起,成为券商推进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着力点之一。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券商处获悉,上交所向机构内部披露了最新的3月份券商经纪业务ETF成交额、交易账户数量等核心数据。
从整体格局来看,券商依托高净值客户基础、专业投研能力及ETF生态布局,正逐步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当前,ETF领域竞争激烈,头部券商凭借综合实力在成交额、客户覆盖面等方面稳居前列,部分中小券商则通过聚焦特色化服务寻求突围路径。
QQ交流群586838595 |
猜你喜欢
- 2025-04-21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21日)
- 2025-04-18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18日)
- 2025-04-17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17日)
- 2025-04-11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04月10日)
- 2025-04-11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04月11日)
- 2025-04-09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9日)
- 2025-04-08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8日)
- 2025-04-07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7日)
- 2025-04-07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4月7日)
- 2025-04-06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