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中复神鹰(688295):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 看好公司碳纤维产品量价齐升

admin 2025-10-27 09:51:55 精选研报 7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件:

2025 年10 月22 日,中复神鹰发布2025 年三季报: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7 亿元,同比+37.39%;实现归母净利润0.63 亿元,上年同期为-0.08 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9 亿元,上年同期为-0.75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0.34 亿元,同比-85.26%。销售毛利率为17.82%,同比下降1.44 个pct;销售净利率为4.09%,同比上升4.84个pct。

2025Q3 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5 亿元,同比+59.23%,环比+18.37%;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51 亿元,2024Q3 归母净利润为-0.33 亿元,2025Q2 归母净利润为0.57 亿元;2025Q3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8亿元,2024Q3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57 亿元,2025Q2 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60 亿元。销售毛利率为21.58%,同比+10.01 个pct,环比-2.96 个pct;销售净利率为8.29%,同比+16.91 个pct,环比-2.71 个pct。

      投资要点:

多措并举内外兼修,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2025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7 亿元,同比+37.39%;实现归母净利润0.63 亿元,上年同期为-0.08 亿元,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公司销量同比增加,同时通过技术降本、费用压降、提高产品质量等,进一步提高盈利空间。2025Q3,公司实现营收6.15 亿元,同比+2.29 亿元,环比+0.96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51 亿元,同比+0.84 亿元,环比-0.06 亿元;实现毛利润1.33 亿元,同比+0.88 亿元,环比+0.05 亿元。

期间费用方面, 2025Q3 公司销售/ 管理/ 研发/ 财务费用分别为0.09/0.27/0.38/0.06 亿元, 同比+0.02/-0.26/+0.12/-0.06 亿元, 环比+0.02/+0.04/+0.01/+0.02 亿元。

碳纤维价格筑底企稳,公司产销有望实现量价齐升据百川盈孚,2025Q3,碳纤维市场均价为83.75 元/千克,环比2025Q2持平。2025 年9 月(1-26 日),原料丙烯腈市场价格震荡上行,月均价格较上月上涨140 元/吨,涨幅1.69%,碳纤维企业生产成本支撑有力。

公司锚定航空航天、风光氢等战略领域,聚焦低空飞行、电子3C 及医疗健康等新兴赛道,突破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及汽车工业等重点应用市场。

构建大客户、大订单销售模式,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签订年度战略合作协议。当前,碳纤维价格基本筑底企稳,未来公司产销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碳纤维龙头厚积薄发,技术+应用领跑行业

截至2025 年6 月末,公司碳纤维年产能达29000 吨,其中神鹰大浦4000吨(含航空航天试验线项目)、神鹰西宁25000 吨(全球最大单体产能基地)。SYT70 级、SYM40 级、SYM40X 级、SYM46 级、SYM46X 级等产品应用于航天、高端体育、电子3C 等市场;为压力容器领域定制化开发了多款高强中模型产品,并通过四型瓶生产资质认证及型式认证;打破碳/碳领域传统解决方案,创新性推出高延伸率兼具低成本的差异化产品,构筑产品竞争壁垒,助力碳陶制动盘批量应用于量产车型上;创新开发的48K 大丝束产品成功应用于147 米风电叶片等领域,SYT49S 产品应用于世界最大跨度公铁两用的常泰长江大桥。2025 年7 月,公司被航天科工集团授予一级供应商资质,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适度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88、24.00、28.2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2.11、3.05 亿元。截至2025 年6 月末,公司已有产能2.9 万吨,在建产能3.1 万吨,产能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产能国内第一,助力航空航天、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碳纤维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快持续助力,看好公司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环保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