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万物狙击

网站首页 >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正文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3月26日)

admin 2025-03-26 05:11:20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28 ℃
QQ交流群586838595

  中国证券报

  引领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上海发布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

  3月25日,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周开幕,大会开展“1+3+X+N”系列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上海广阔的投资空间以及一流的产业生态。

  今年是上海连续第五年举办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前四届大会期间,58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超过1.1万亿元,一大批顶尖企业家、创新团队和青年才俊来上海发展,充分体现了全球企业、资本和人才持续看好上海、选择上海、深耕上海的坚定信心。

  应用领航 数据赋能 智算筑基 国务院国资委三维度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

  3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人工智能+”成果媒体通气会。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国资委将继续深化央企“AI+”专项行动,更加突出应用领航,更加突出数据赋能,更加突出智算筑基,深化与各方协同合作,为加快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央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进一步提速加力。

  港股创新药板块估值更具弹性

  在政策红利释放与技术创新共振下,港股创新药板块或显现出转暖信号。截至3月25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近20%,多只成分股表现亮眼。

  分析人士称,港股创新药行业的“含新量”更高,且估值扩张更具弹性和空间,在多重因素驱动之下,创新药企业中长期营收有望迎来改善。

  博鳌亚洲论坛旗舰报告认为中国股市或延续回升势头 亚洲仍将充当世界经济主引擎

  在3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发布旗舰报告——《亚洲经济前景及一体化进程2025年度报告》。报告认为,尽管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增大,但亚洲仍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预计2025年亚洲加权实际GDP增长率为4.5%,略高于2024年的4.4%。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政策顾问扎法尔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政策,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将为全球增长提供动力。“外国投资商、企业家纷纷表达他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很有信心,而且他们也承诺将来会继续投资,跟中国进一步加强合作往来。”扎法尔说。

  上海证券报

  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周启幕 落地21个重点产业项目 发布上海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

  3月25日,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周在上海中心大厦启幕。大会云集国内外投资者,落地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发布一系列成果,进一步扩展“朋友圈”。上海正以实际行动展现“全球视野·上海机遇”,与全球投资者共享发展机遇、共商合作大计、共创美好未来。

  上海推出两个500亿元级基金 为城市产业能级提升注入新动能

  为城市产业能级提升注入新动能,在3月25日举行的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上海推出两大基金矩阵,分别是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和上海市国资并购基金矩阵。

  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首期基金100亿元。该基金由上海市财政、市属国企、央企、落地区协同设立,坚持市场化运作,重点支持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服务等符合市区协同主导产业的项目,为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先进制造业企业提供助力,引领新质生产力在上海市高质量、规模化发展。

  交通银行:聚焦主业稳中提质 加力强化“上海主场”优势

  3月21日晚间,交通银行(下称“交行”)披露了国有大行首份2024年年报。

  这份年报传递出暖意,彰显大行担当:交行经营规模稳步扩张、盈利韧性持续增强、资产质量稳中向好。报告显示,交行(集团口径,下同)全年资产总额突破14.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5.86亿元,营业收入2598.26亿元,同比均保持正增长。

  智能化浪潮重塑半导体行业格局

  3月25日,2025(第四届)半导体生态创新大会在上海召开。多位来自半导体材料、EDA软件、汽车芯片等细分领域的专家热议智能化浪潮对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的影响。

  “半导体产业是一个生态,它从材料、设计到制程,再到模组,最后到应用产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闭环。”中国电子商会会长王宁表示。正是因为生态的整体性,智能化的浪潮在产业链的各环节均催生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在半导体材料与EDA领域,AI赋能材料研发与软件迭代。而芯片领域,尤其是车规芯片领域,对算力的需求也正在催化市场增长。

  证券时报

  有序减少消费限制 汽车限购亟待进一步放松

  当前消费领域存在的部分行政性限制举措抑制了消费需求的释放,这在汽车消费领域显得尤为明显。为了缓解拥堵,北京、上海、广州、杭州、天津等城市实施汽车限购政策,市民购车指标“久摇不中”的情况愈发凸显。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有序减少消费限制”做出专门部署,特别“点名”改革汽车消费管理模式,“推动汽车等消费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分年限保障‘久摇不中’无车家庭购车需求”。受访专家指出,若在全国范围内取消汽车限购,5年内每年新增汽车消费将拉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加0.5%、GDP增加0.3%。

  上海发布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 两个500亿级基金启动

  以“全球视野·上海机遇”为主题的2025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暨“投资上海”活动周3月25日开幕。大会期间,总规模500亿元的上海市产业转型升级二期基金、总规模500亿元以上的国资并购基金矩阵正式启动。

  本届大会还举行了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启动仪式,共有21个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包括超导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生产及总部基地项目、格思航天二期工厂项目等。上海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也在当天发布,包括前瞻部署10条重点产业链、首批“市区协同”千亿产业集群建设成效、14个区级主导产业特色赛道集聚区。

  全国银行不良贷款全景扫描: 压降成果初现 经济发达区域有波动

  去年,全国多数区域银行业总体保持资产质量稳健,但具体数据普遍呈现波动。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数据发现,已公布2024年末银行业不良贷款数据的26个地区(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中,16个区域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初有所上升,上市银行最近陆续披露的年报及业绩快报也映射了这一变化。

  具体来看,多个经济大省资产质量略有下滑,而此前多个风险相对偏高的地区通过持续处置和出清不良资产,已逐步回归健康轨道。例如,甘肃、河北、广西等地银行业实现不良率和不良贷款规模“双降”;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广东、浙江和江苏由于信贷基数较高,不良贷款率小幅波动导致不良资产总规模有所上升。

  AI抢滩基础工作 券商分析师坚守深度研究主场

  一方面,券商分析师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底已达5776人;另一方面,人工智能(AI)大模型在多环节大幅提升了投研效率。当分析师直面AI时,由此产生了职业焦虑。

  不过,证券时报记者对多家券商研究所的调查情况显示,短期内,AI的发展或许会使助理分析师的需求有所降低,却无法完全替代分析师。

  受访者普遍认为,AI更多是作为智能助手,承担基础和重复性的工作,而深度研究仍会是分析师的主场。

  证券日报

  地方债券发行明显提速 今年以来各地已发行超2.5万亿元

  今年以来,地方债发行明显提速。数据显示,截至3月25日,年内各地发行地方债规模合计达25399.53亿元,同比增长89.07%。其中,新增专项债、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券占比分别为31.56%、50.73%,其余为一般债券和用于借新还旧的再融资专项债券。

  3月24日,财政部发布的《2024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到,“2025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其中一个具体体现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更多支撑”。同时,《报告》列出的今年将重点做好的工作中,也包括“合理安排政府债券发行,加快政府债券资金预算下达,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

  基金直销“断舍离”持续 关停App等渠道降本增效

  3月22日,国寿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布,将于2025年3月31日起终止移动客户端“国寿安保基金”App运营及维护服务(包括安卓客户端和iOS客户端)。

  此前,财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中小型公募机构已陆续下线相关App或关闭网上直销交易平台。据记者统计,2022年以来,有20余家公募机构收缩直销战线,其中近八成机构管理规模不足千亿元。

  “稳”“进”之间 交通银行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2024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不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交通银行作为国有大行,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切实履行服务实体经济主力军和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职责,凭借持续修炼“内功”,交出一份“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近日交通银行公布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该行盈利增长保持韧性,业务规模稳步提升,资产质量持续夯实。2024年全年,该行(按集团口径)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5.86亿元,同比增长0.93%;实现营业收入2598.26亿元,同比增长0.87%。2024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14.9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98%,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31%。

  “快鱼吃慢鱼”助力半导体行业创新发展

  今年以来截至3月23日,A股市场已有5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导体业务并购的相关公告

  2025年以来,半导体行业的并购重组持续火热,众多上市公司试图借助并购重组优化企业战略布局,推动业务拓展升级,也有望促进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标志着我国硬科技投资正在步入新阶段。随着半导体产业的逐步成熟、宏观环境的演变以及投资机构能力的持续增强,我国半导体行业系统性并购重组的黄金时代已然开启,行业正从零散的机会探索向纵深的战略协同加速转变。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

QQ交流群58683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