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万物狙击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多氟多(002407):业绩短期承压 25年一季度恢复增长

admin 2025-05-18 00:18:42 精选研报 5 ℃
QQ交流群586838595

  事件:近日,公司公布2024 年年度报告级2025 年一季度报告。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82.07 亿元,同比下降31.25%;营业利润-3.89 亿元,同比下降161.29%;净利润-3.08 亿元,同比下降160.36%;扣非后净利润-4.04 亿元,同比下降-185.6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3.12 亿元,同比下降-194.45%;基本每股收益-0.26 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7%,利润分配预案为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2.0 元(含税),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4 年,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528 万元,其中政府补助2588 万元、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8893 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2145 万元。全年公司合计计提减值损失2.87 亿元,其中信用减值损失冲回7908 万元、资产减值损失3.66 亿元,资产减值损失中存货跌价准备1.22 亿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13 亿元。公司专注于氟锂硅硼四个元素的研究及产业化,重点研究氟基新材料、新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新材料体系。

我国电解液需求持续增长,主要受益于动力电池增长。中汽协和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显示:2024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合计销售1285.90 万辆,同比增长36.10%,合计占比40.92%。

2025 年1-3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07.30 万辆,同比增长47.10%,合计占比41.15%。伴随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长及动力电池出口增加,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产量持续增长。2024 年我国动力电池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1096.80GWh,同比增长40.96%;其中出口197.1GW。2025 年1-3 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326.30GWh,同比增长74.90%;其中出口61.50GWh。2024 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2025 年1 月,商务部等印发《关于组好2025 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2025 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叠加动力电池上游材料价格回落至相对合理区间,我国新能源汽车竞争力和性价比提升,总体预计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仍将保存两位数增长,对应锂电关键材料电解液需求将持续增长。高工锂电统计显示:

      2024 年我国电解液出货147 万吨,同比增长32.43%,预计2025年电解液需求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电解液上游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公司新能源材料业绩承压,预计2025 年恢复增长。公司新能源材料主营产品包括六氟磷酸锂、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和六氟磷酸钠  等电解质盐。2024 年,公司新能源材料销售4.33 万吨,其中六氟磷酸钠出货百余吨;对应营收25.93 亿元,同比下降45.93%,在公司营收中占比31.59%,占比较2023 年回落8.58 个百分点,营收下降主要系六氟磷酸锂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目前,公司具备6.5万吨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的生产能力,拥有双氟磺酰亚胺锂、六氟磷酸钠等其他新型电解质的千吨级生产线,规模居行业前列。公司具备“氟资源→氢氟酸及电子级氢氟酸→氟化锂→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完整的产业链,成本优势显著。公司六氟磷酸锂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电解液厂商,并出口韩国、日本、欧洲等地区,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展望后市,受碳酸锂价格下降等多因素影响,短期六氟磷酸锂价格总体仍承压,但行业价格跌幅水平较2024 年将下降幅度将趋缓,且行业需求仍将提升。结合公司行业地位,预计2025年新能源材料业绩恢复增长。

公司新能源电池业绩短期承压。公司新能源电池产品包括软包、圆柱、方形铝壳系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2024 年,公司新能源电池实现营收16.11 亿元,同比下降38.33%,在公司营收中占比19.63%,同比回落2.26 个百分点。公司大圆柱电池产品直径从40/42/46 到60/65 系列,容量从20 安时到65 安时,已布局海外储能、户外电源及家用储能、动力电池、国内轻型车等细分市场;目前便携领域、家用储能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三轮车、叉车、AGV等细分动力领域也有了较大突破,圆柱电芯的市场竞争力及占有率逐步提升。同时,将借助“氟芯电池”开启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杨的新片子,目前氟芯电池在广西和焦作的电池厂都有生产。

公司电子信息材料业绩持续增长,预计2025 年恢复增长。公司电子信息材料包括电子级氢氟酸、电子级硅烷,以及其它电子化学品等。2024 年,公司电子信息材料实现营收9.35 亿元,同比下降24.52%,在公司营收中占比11.39%。公司已突破UPSSS(Grade5)级氢氟酸生产技术,已成功切入半导体企业供应链,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目前具备年产6 万吨电子级氢氟酸产能,其中半导体级2 万吨、光伏级4 万吨。2024 年,公司“集成电路用高纯氢氟酸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项目荣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子公司浙江中宁硅业生成的电子件硅烷、高纯四氟化硅、纳米硅粉等产品已进入国内外知名半导体和新能源企业供应链,其中电子级硅烷被国家科技部评委“国家重点”新产品,现有年产能4000 吨,年产5000吨电子级硅烷预计2025 年中期投产;当前电子级硅烷处于产能格局重塑阶段,行业集中度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现阶段产能利用率总体位于行业前列。同时,公司已成功突破同位素生产技术壁垒,成为国内少数掌握高丰度硼-10/硼-11 同位素量产能力的企业,产品获得原子能、医疗健康、半导体等领域头部客户认可,将逐步成为公司新的盈利点。结合公司产品布局及半导体行业国产化率提升背景,预计公司电子信息材料业绩将恢复增长。

公司氟基新材料位居行业龙头,业绩将持续增长。公司氟基新材料产品包括无水氟化铝、高分子比冰晶石、无水氟化氢等,主要作为助溶剂降低电解铝过程中电解质的熔化温度和提高导电率,为公司  15.99%;氟基新材料业务实现营收26.93 亿元,同比增长20.42%,在公司营收中占比32.81%,占比同比提升14.08 个百分点,主要系新能源相关业务业绩受累于行业价格下降。2024 年,我国电解铝产量4400.5 万吨,同比增长4.6%。公司无水氟化铝生产工艺是自主开发的第三代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销量、出口量持续多年保持行业龙头地位;磷肥副产氟硅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专项”。氟化工产品广泛用于家电、电子信息等传统领域,以及新能源、5G 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后者对高性能、高品质氟化工需求更加旺盛。结合公司行业地位,预计2025 年该业务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盈利能力回落,预计2025 年回升。2024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8.81%,同比回落7.45 个百分点,主要系锂电行业细分领域产能释放致价格显著下降,且行业竞争加剧。2025 年第一季度为13.47%,同比提升5.90 个百分点,环比2024 年第四季度提升2.59 个百分点。2024 年公司分产品毛利率显示:氟基新材料为8.61%,同比回落2.52 个百分点;电子信息材料17.10%,同比回落19.32 个百分点,主要受行业景气度影响,电子级硅烷价格同比大幅下降;新能源材料12.60%,同比回落6.61 个百分点,主要行业价格下降且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电池2.07%,同比回落7.76 个百分点。结合行业价格水平及公司行业地位,预计2025 年盈利将回升。

2025 年一季度净利润恢复增长。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0.98 亿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六氟磷酸锂出货约1.2 万吨;净利润6473 万元,同比增长69.24%;扣非后净利润2084 万元,同比增长190.55%,基本每股收益0.06 元。2025 年一季度,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389 万元,其中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4403 万元、政府补助867 万元。

回购彰显公司发展信心。2024 年12 月,公司公告回购议案: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和回购专项贷款以集中竞价交易的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的资金总额区间为1.51亿元-3 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9 元/股(含)。截至2025 年4 月30 日,在本次回购方案中,公司通过股票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8,500,460 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71%,最高成交价为12.40 元/股,最低成交价为10.66 元/股,成交金额为96,304,387.40 元(不含交易费用)。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25-2026 年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23 元与0.31 元,按5 月6 日11.84 元收盘价计算,对应的PE 分别为50.79 倍与38.42 倍。目前估值相对行业水平偏高,结合行业发展前景及公司细分领域行业地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汇率大幅波动。

QQ交流群586838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