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2025H1 归母净利润同比预计增长超50%,全年算力相关营收占比有望超70%。
2025H1,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在11.98 亿元–12.60 亿元之间(2024H1 归母净利润为7.84 亿元),同比增长52.79%-60.62%;公司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在11.05 亿元–11.61 亿元(2024H1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7.56 亿元),同比增长46.12%-53.61%。业绩变动因素:(1)成本方面:2025H1,公司持续进行成本管控、制程改善、强化自动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利润增加。(2)产品方面:利润成长主要来自产品结构变化、本年产能利用率较上年提升以及公司新产品线的良率稳步提高。随着公司新产品及新客户的不断开拓,产能布局不断扩充,公司在AI 算力领域的收入未来还将呈现快速成长的态势。2024 年以来,全球知名品牌纷纷加速推出AI 手机、AI PC、AI 眼镜等端侧AI 产品,公司依托多年积累的行业优势与技术经验,迅速抢占AI 端侧PCB 市场,成为该领域的主要供应商。2024年,公司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通讯用板领域实现营业收入242.36 亿元,同比增长3.08%;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54 亿元,同比增长22.30%,其中AI 端侧类产品收入占比已超过45%。预计2025 年随着AI 终端产品的逐步落地,公司AI 相关业务营收占比将超过70%。
AI 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布局科技革新,积极推动产能升级与全球化布局。公司紧跟技术前沿,持续专注并深耕电子电路领域产品技术研发,生产的印制电路板产品最小孔径可达0.025mm、最小线宽可达0.020mm,公司在新一代USB 集成模组、新世代显示模组、多功能动态弯折模组、新型天线模组、车载激光雷达、高阶摄像模组、太空通讯板、LED 封装模组板、高阶光模块、高速运算AI 板、第三代类载板、高端交换机和框架板、高精细智能主板等产品,均已实现产品开发与制程建立,已具备产业化能力。此外,公司同步与国际品牌客户展开未来1~2 年产品开发与技术布局,亦提前展开新材料应用研究、新制程技术攻关、新产品品质验证、智慧制造产线建设等技术储备。(1)AI 端侧:在AI 端侧领域构筑领先优势的同时,公司积极向AI 云侧与管侧延伸,不断提升AI 产业链的纵深布局。在AI 服务器领域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的同时,公司积极携手Tier1 客户,共同推进新一代产品的创新设计与深度开发,增强公司在AI 服务器方面的技术竞争优势,为未来的市场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紧抓800G/1.6T 光模块升级窗口,推动SLP 产品成功切入光模块相关领域,并提前布局3.2T 产品,以高阶产品抢攻光模块市场,进一步拓展AI 管侧PCB 产品布局,为公司构建覆盖AI 全链条的PCB 产品供应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智能汽车:面对智能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PCB 市场需求,公司加速推进车用PCB 产品的研发与市场化。2024 年,公司雷达运算板、域控制板产品以及汽车雷达高频领域产品均实现量产出货,报告期内,公司与多家国内Tier 1 厂商持续展开全面合作,并顺利通过国际Tier 1 客户的认证,逐步完善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各条产品线版图。凭借在车用PCB 领域的持续突破,公司正逐步成为智能汽车PCB 市场的重要参与者。2024 年,公司汽车/服务器用板及其他PCB产品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25 亿元,同比增长90.34%。(3)产能:为应对AI 产品技术革新及智能汽车业务带来的高阶HDI 及SLP 产品需求,公司持续推进产 能升级与全球化布局。①公司高雄园区主要为高端软板项目,目前已小批量投产;②淮安三园区高阶HDI 及SLP 项目一期工程已于2024 年顺利投产,二期工程正在加速建设中;③泰国园区为汽车及服务器相关的硬板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能小批量生产。随着相关项目的逐步落地,公司相关产品的产能与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提升,为公司未来多元化业务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 年至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1.78/455.94/506.36亿元,增速分别为14.3%/13.5%/11.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10/49.39/57.11 亿元,增速分别为13.5%/20.2%/15.6%;对应PE 分别为23.6/19.6/17.0 倍。考虑到鹏鼎控股立足"技术-客户-产能"三位一体竞争优势,精准卡位AI 端侧浪潮,且AI有望引领半导体新一轮创新周期,叠加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持续深化,PCB需求量与价值量双增逻辑显现,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空间,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加大及行业去库存水平不达预期的风险;行业变化较快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进展不及预期;新建生产基地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猜你喜欢
- 2025-07-17 学大教育(000526):需求稳健 降本增效业绩高增
- 2025-07-17 太湖远大(920118):深耕电缆材料行业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 2025-07-17 安德利(605198):连续四季度业绩亮眼 看好全年高成长
- 2025-07-17 紫金矿业(601899):金铜量价齐升 Q2业绩表现亮眼
- 2025-07-17 步科股份(688160):深耕自动化产业 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关节电机
- 2025-07-17 光迅科技(002281):业绩高增长 数通贡献显著
- 2025-07-17 高德红外(002414):签订完整装备系统大额采购协议 打开广阔新天地
- 2025-07-17 金龙汽车(600686):25Q2盈利中枢继续抬升 降本增效效果显现
- 2025-07-17 深度*公司*沪电股份(002463):25H1业绩预增 AI+HPC需求延续高景气
- 2025-07-17 若羽臣(003010):绽家放量助推业绩高增 斐萃验证成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