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常熟银行(601128):内生资本能力提升 中期分红如期而至

admin 2025-08-08 14:37:13 精选研报 7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常熟银行披露2025 半年度报告,25H 营业收入、PPOP、归母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10%、12.10%、13.51%,增速分别较25Q1 变动+0.06pct、-0.48pct、-0.30pct,公司前期已披露业绩快报,市场对两位数业绩高增长已有预期。累计业绩驱动上,规模、中收、其他非息、成本收入比、拨备计提形成正贡献,从单季度业绩驱动来看,25Q2 单季度规模、中收业绩贡献环比回升,有效税率业绩贡献由正转负。

      核心观点:

亮点:(1)负债成本率继续改善,支撑息差。公司25H1 净息差为2.58%,较25Q1/24A 收窄3bp/13bp。资产端,25H1 生息资产收益率4.42%,较24A 下行35bp,其中贷款收益率下行30bp,价格因素和结构因素兼具,一方面,降息环境和竞争加剧环境下,对公、个人贷款定价上半年分别下降23bp、21bp;另一方面,小微需求仍偏弱,定价相对偏低的对公贷款和票据占比提升。另外,市场利率下行,且公司兑现债市浮盈背景下,金融投资收益率上半年下降47bp。

资产端定价虽承压,但是负债端,公司成本管控成效继续释放,上半年计息负债成本率下降25bp。公司近两年多次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例如24 年初至今3Y个人定期存款挂牌利率从2.55%下调105bp 至1.50%,截至25H1 末,公司3Y以上定期存款平均余额1050 亿元,占总存款平均余额的38%,对应付息率为3.27%,仍处于较高水平,未来公司负债成本的压降仍有较大空间。(2)不良稳,拨备稳。25Q2 末不良贷款率0.76%,环比持平。分领域来看,25Q2 末对公贷款不良率0.56%,较24 年末回落9bp;但25 年以来个人贷款不良率延续上升趋势,上半年继续上升8bp,主要是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上半年上升18bp 至1.13%,其余的按揭贷款、消费贷、信用卡不良率均有所回落,从公司财报披露情况来看,主要是200 万以内规模经营贷不良率普遍上升,30 万~100 万经营贷不良率上升较多,个人经营贷为公司长期以来服务“三农两小”的压舱石产品,24 年随着宏观经济走弱,相关资产不良暴露有所增加,且公司长期坚持做“真小微”,“做小做散”也意味着受客观条件限制,多笔小额不良贷款处置效率有限,最终表现为小额经营贷不良率上升较多,但总体公司仍位列资产质量优质银行行列,且拨备安全垫夯实,25Q2 末拨备覆盖率489.53%,环比仅回落0.03pct。(3)非息收入高增。25 年上半年非息收入保持57.26%的高增速,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现了637.77%的高增,上半年占营收的2.34%;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44.64%,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负增长,但投资收益保持较高增速,主要是交易户浮盈和配置户兑现均显著增长,截至25H1 末,公司未来可进入利润表的其他综合收益余额6.5 亿元。(4)主动降低规模增速,内生资本能力提升,中期分红如期而至。25Q2 末,公司风险加权资产增速进一步下降至4.08%,小微需求低迷和宏观经济不确定环境下,公司坚守“真小微”战略定位,务实地降低规模增速,因为如果没有真实需求硬扩规模必然导致公司偏离“真小微”战略定位,大概率会牺牲息差,同时滋生需求端道德风险衍生滞后性资产质量压力,这也是当期银行业零售小微领域不良暴露的原因之一。

与之对应,没有需求时适度降低规模诉求,只要核心资本在、资产质量稳,当下规模降速会为未来需求保留扩张潜力,是合理的经营决策。且规模降速,公司内生资本能力提升,今年主动提高分红频次,优化分红节奏,推动了中期分红方案落地,配置价值进一步提升。

关注:(1)小微需求仍弱。25Q2 末贷款同比增速5.25%,环比进一步回落。

主要是个贷增速仅0.12%,信用卡负增长,经营贷增速回落较多,小微需求仍弱。(2)前瞻指标波动。25 年上半年,公司关注贷款率上行8bp,逾期率上行20bp,测算不良生成率(披露核转)同比上升14bp,前瞻指标波动仍大,关注后续趋势。

投资建议: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三农两小”的市场定位,将“做小做散”“背包精神”刻在基因里,资产质量保持优异,资负结构依旧稳健,息差优势延续,存款定价调降仍有空间。同时,小微需求低迷和宏观经济不确定环境下,公司坚守“真小微”战略定位,务实地降低规模增速。当前各类政策还在发力期,只要财政扩张延续,最终也会传导到居民和小微需求。届时,公司“真小微”战略的带来的高成长性溢价有望回归,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超预期;宏观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存款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