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宏和科技(603256)首次覆盖:差异化竞争策略厚积薄发 高端产品储备进入放量期

admin 2025-10-15 11:48:12 精选研报 13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电子纱/电子布高端品迎重大结构性机遇,内资企业发展空间广阔。电子纱经织布等工艺制成电子布;电子布在覆铜板中起到绝缘和强度支撑的作用;覆铜板是制作印制电路板的核心材料;印制电路板基本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当中;因此电子纱-电子布-覆铜板-印制电路板是电子电路产业链中紧密相连的四个环节。考虑电子布已形成较为庞大的消费基数,后续需求总量大概率保持平稳增长节奏,根据中电材协覆铜板材料分会统计,2024 年国内覆铜板(含商品半固化片)用电子布总量达35 亿米,预计2025 年用量达37 亿米,同比增长5.71%。与此同时电子布结构持续高端化趋势明确,受终端电子设备“轻薄短小”、高频高速的应用趋势带动,电子布产品将不断朝着薄型化和低介电、低CTE 等功能性方向迭代升级,长期来看超薄布、极薄布以及特种电子布等细分板块存在明显结构性增量。供给方面,电子纱/布市场格局相对稳定和集中,据我们粗略统计,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主要电子纱厂商数量分别为12 家和4 家,电子布企业数量略多(部分企业直接外采原纱织布),截至2025H1 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电子纱产能分别达121.3万吨、26.8 万吨,电子布产能分别为31.62 亿米和13.92 亿米;越高等级的材料(比如超薄布、极薄布和特种布)由于技术、资金和市场认证壁垒更高,供货格局更趋于集中,参与企业数量越少。全球来看,电子纱/电子布主要生产商集中在日韩、欧美、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地区,现阶段内资企业在高阶材料的技术和供给上相对不足,考虑未来中资企业在电子信息产业新技术、新应用上话语权有望扩大,随着产业链上下游不断加强合作力度,内资厂商有望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前瞻性布局差异化高端电子布赛道,当前极薄布、低介电、低CTE 电子布已进入放量期。结合对电子布行业未来薄型化、高功能化的趋势预判,宏和科技自成立之初便坚定践行差异化竞争策略,2008 年开始自主研发超薄布和极薄布,后续不断完善产品型号和提升性能,2012 年前后开发成功Low Dk/Df 电子布,2014 年研发Low CTE 电子布,依托自身强劲的技术实力、研发团队、先进设备及工艺制程优势,坚持实施适度超前的产品储备。现阶段普通电子布供需疲弱、价格竞争激烈,而极薄布、低介电、低CTE 等布种受AI 应用催化需求加速释放,宏和科技是国内少数具备前述高端布种量产能力的生产企业之一,其低介电一代、低介电二代和低热膨胀系数电子布于2024 年陆续通过客户认证,后续高端极薄布和特种布放量或将有力保障公司收入及业绩韧性,差异化优势有望持续彰显。

纱布一体化运营,助力公司成本下降、品质提升和供应链稳定。宏和科技于2018年设立全资子公司黄石宏和,同步启动高端电子纱产能项目,2020-2021 年电子纱陆续投产,年设计产能达6000 吨;近期为配合低介电、低热膨胀系数电子布出货,黄石宏和计划再扩1254 吨高端电子纱。纱布一体化整合可助力公司实现原料采购成本下降、从产业链前端进行深度品质管控、以及保障供应链安全可控,从而保障公司产品的持续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宏和科技是专注于高端电子布研发、生产、销售的优质企业,在极薄布、特种布等供需及前景良好的细分产品上具备较为深厚的技术、规模和客户资源优势,属于电子布高景气细分赛道的小而美标的。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 亿元、2.4 亿元、3 亿元,具备较高成长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释放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假设与测算误差风险;数据滞后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