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推荐逻辑:1)电 生理市场国产占有率低,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 年24.2 亿元增长至2021 年的65.8 亿元,预计2025 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57.3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长率为25%。目前竞争格局仍由外资主导,国产化率处于10-15%,国产替代空间较大。通过22 年福建牵头的电生理集采项目,公司电生理产品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27%提升至70%,未来可期;2)血管介入市场持续扩容,外周介入蓄力待发。2021 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372 亿元,外周介入领域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近50 亿,公司外周介入收入从2019 年的3300 万上升至2022年约1.8 亿(复合增速高达77%),外周产品线未来可期;3)公司国际业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PCI自主品牌及EP 自主品牌为营收贡献主要来源。23H1PCI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6%,EP 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8%,国际OEM同比增长78%,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
预计2025年国内电生理市场规模约157 亿,国产替代正值窗口期。据2022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律失常介入质控中心调查及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中国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中使用导管消融治疗的手术量持续增长,预计从2015年的11.8万台增长至2024 年的48.9万台,其中预计2020-2024 年复合增速将达21.1%。需求端带动电生理市场增长,国内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由2017 年24.2 亿元增长至2021 年的65.8 亿元。预计2025 年电生理器械市场规模将达到157.3 亿元,2021-2025 年复合增长率为25%。纵览竞争格局,国内电生理市场由外资占据主导,进口替代空间广阔。我国的电生理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自主创新阶段,2021 年国产化率处于10-15%。国产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标测导管和二维手术消融导管领域,惠泰医疗作为行业龙头,填补了电生理电极导管和可控射频消融电极导管的国产空白,公司三维电生理标测系统为国产三维消融手术产品注入强心针。目前,公司覆盖医院800+家,23H1 公司在超过400多家医院完成了3500 多例三维电生理手术,国内电生理业务逐步实现三维对传统二维手术的升级与市场份额的提升。此外,通过22年福建牵头的电生理集采项目,公司电生理产品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27%提升至70%。
血管介入市场持续扩容,外周介入蓄力待发。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我国心血管介入器械市场规模达372亿元,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约1400亿元,预计2021-2030 复合增长率为15.7%。公司冠脉通路产品与冠脉介入手术需求息息相关。根据2022 全国心血管大会数据,2022 年我国约有129 万例PCI 手术,同比增长超过11%,需求端增速稳健。此外,周围血管介入和脑血管介入手术处于发展初期。随着生产技术的日渐成熟,医生教育的加强和临床认可度的提高,该领域产品的渗透率将不断增加,并驱动血管介入器械总体市场继续高速增长。外周介入领域预计2024 年市场规模将达近50 亿。公司外周介入收入从2019 年的3300 万上升至2022 年的约1.8 亿(复合增速高达77%)。
目前,公司的外周产品远端栓塞保护系统、造影球囊、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器械以及外周球囊扩张导管已获国内注册证。在研外周导丝、外周球囊扩张导管、颈动脉球囊扩张导管和支撑导管等产品均已进入注册审核阶段,外周产品线未来可期。
公司国际业务呈现良好增长态势,PCI 自主品牌及EP 自主品牌为营收贡献主要来源。23H1PCI 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6%,EP 自主品牌同比增长98%,国际OEM同比增长78%,反映了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以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推动国际业务的发展,公司持续加强了国际学术活动,增强了国际专家对公司品牌的认可度和信心。通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举办相关活动,公司展示了核心产品在临床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巩固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产电生理及血管介入的头部企业,公司产线丰富且产品性能优异。随着未来市场需求及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扩大,预计头部效应将愈发明显,国产替代未来可期。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32.9%,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政策控费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新品放量不及预期风险。猜你喜欢
- 2025-07-04 金龙汽车(600686):三龙整合落地 看好毛利率中枢上行
- 2025-07-04 新乳业(002946):低温延续增长势头 常温呈现积极变化
- 2025-07-04 亚翔集成(603929):新签快速推进 产业链布局助力接单
- 2025-07-04 无锡晶海(836547)三十年深耕氨基酸产业:研发驱动全球化进阶 产能释放打开成长空间
- 2025-07-04 龙芯中科(688047)重大事项点评:龙芯新品发布 性能对标市场主流
- 2025-07-04 道通科技(688208):越南关税落地 出海+具身智能注入增长新动能
- 2025-07-04 长安汽车(000625):6月销量稳健增长 启源表现亮眼
- 2025-07-04 新和成(002001):业绩符合预期 维生素景气回落 蛋氨酸盈利提升 新材料项目打开未来空间
- 2025-07-04 骄成超声(688392):主业复苏向上 半导体业务受益3D封装
- 2025-07-03 奕瑞科技(688301):下游景气回升 新品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