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客户切换致短期阵痛,新客户放量开启长期利润上行通道公司深耕线束领域二十余年,是国产汽车线束龙头,当前已形成以低压线束、高压线束并行,同步发展高频高速线束的产品矩阵。公司线束产品性能表现突出,持续获得全球多家主机厂认可,下游客户包括奔驰、大众、上汽、奇瑞、福特等在内的传统优质车企,以及理想、赛力斯、极越、极氪、零跑、蔚来、特斯拉等在内的优质新势力车企。近年来,公司推进客户结构切换,现已穿透短期阵痛期,业绩迎来“V 型”反转。2024Q1 单季归母净利润1.01 亿,同比扭亏为盈,环比+31%。当前公司新拓展客户车型周期强劲,伴随着下游客户的持续放量,公司人效有望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上行。
千亿线束市场外资主导,沪光国产替代空间大
据中汽协数据,中国乘用车高端市场2023 销量为616 万辆,同比+12.6%,2019-2023 高端市场销量CAGR 为16.1%。2023 年自主品牌高端车销量为182.6 万辆,同比+54%。2019-2023年高端自主销量CAGR 为108.5%,自主品牌高端市场市占率已由2019 年2.8%提高至2023年29.6%。汽车高端化已成为各主机厂角逐的重要赛道,电动智能为自主品牌高端化的核心抓手。电动智能化将带动单车电子元器件数量增多,低压线束价值量随之提升。同时,伴随着电动化渗透率持续提升,高压线束市场空间持续扩容。据我们测算,至2025 年,低压线束市场空间可达857 亿元,高压线束市场空间可达401 亿元,线束总市场空间将突破1200 亿元,市场空间大。当前线束市场以外资为主,据2021 年数据,国内线束以矢崎、友住、安波福、莱尼和李尔为主,CR5 为82%。外资占比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大。沪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当前产品与技术实力均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具备国产替代的核心能力。沪光股份线束市占率已由2018 年的1.8%提升至2023 年的3.9%,伴随着新势力车企的车型周期上行,沪光股份有望抓住中国汽车工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实现线束领域国产替代,具备长期成长性。
上游布局优化商业模式,盈利天花板有望上行
高压连接器是高压线束的核心部件,占高压线束总成本40%左右。高压连接器领域长期被外资占据,国产替代空间广阔。高压连接器行业毛利率约为20%-40%,盈利表现优秀。公司于2023年6 月申请高压端子发明专利,目前已实现40A-600A 全 系高压连接器的生产,并在L 汽车、赛力斯、上汽等客户整车实现搭载。同时,公司在实现线束端高压连接器自制的同时,同步推进零件测(板端)连接器的落地。伴随着线束连接器的自制落地,同时板端连接器业务的持续拓展,有望带动公司营收与盈利能力双增。高压连接器业务有助于公司增强产业链一体化能力,向上挖掘利润,打破净利率天花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51/8.47/11.3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2026年PE 为18.69/12.16/9.12 倍。公司为汽车线束内资龙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成本超预期上行导致毛利率下滑;
2、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3、新产品拓展及定增投产不及预期;
4、盈利预测假设不成立或不及预期风险。猜你喜欢
- 2025-09-18 龙佰集团(002601)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Q2归母净利润环比提升 2026年矿端增量可期
- 2025-09-18 芭田股份(002170):磷矿盈利不及预期 等待新批产能释放
- 2025-09-18 桐昆股份(601233):25H1业绩同比提升 看好涤丝格局持续改善
- 2025-09-18 松井股份(688157)2025年半年报点评:2025H1汽车板块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全固态电池绝缘胶框打印方案加速商业化
- 2025-09-18 光明肉业(600073):25H1牛羊肉业务亮眼 固定资产减值拖累利润端
- 2025-09-18 焦点科技(002315):主站流量以及AI麦可收入增长亮眼 即将上线买家侧AI产品
- 2025-09-18 昊华科技(600378):Q2业绩同环比高增 新材料平台持续发力
- 2025-09-18 招商公路(001965):收入表现稳健 成本拖累Q2业绩
- 2025-09-18 华鲁恒升(600426):煤化工行业领军者 煤气化平台优势突出
- 2025-09-18 中国石油(601857):控股股东划转股份给中国移动集团 有望受益于数智化转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