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正文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0月17日)

admin 2025-10-17 06:52:48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25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中国证券报

  三季报披露窗口来临 公募机构提前入驻绩优股

  目前A股市场已进入公司三季报披露时间窗口。已经有部分公司发布了2025年三季报,另外超百家公司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业绩预告,不少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实现较大增长。绩优公司得到了公募基金的提前布局,先达股份603086)、英联股份002846)等前三季度业绩增幅较大的公司得到了基金公司的大举增持,北方稀土600111)、立讯精密002475)等绩优公司也被较多基金公司持有。

  理财公司增配权益资产 “固收+”加出收益新弹性

  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持续活跃,主要指数震荡走高,市场信心有所增强,增量资金逐步入场。随着权益市场“赚钱效应”凸显,银行理财资金蹄疾步稳进行布局,将权益市场作为对冲低利率环境下固收资产收益压力的利器。

  从产品端来看,理财公司的权益布局在显著提速。除了权益类和混合类理财产品发行规模增加外,利用“固收+”策略,在固收类产品中搭配权益类资产和衍生品,成为行业更广泛采用的方式,以此实现权益增配并贡献收益新弹性。

  截至上半年末,全市场32家理财公司穿透后的权益类资产总投资规模超过6000亿元。下半年以来“固收+”含权产品供销两旺,助推理财公司一面借道资管产品积极参与资本市场,一面加大直接投资力度。业内人士表示,增加对权益市场的直接投资和权益投研能力的提升,如同硬币的一体两面,为了更好适应直接投资需求,理财公司应进一步推进权益投研组织建设和框架搭建。

  创新潮涌 多维进阶:数观上市公司“十四五”蝶变

  五千余家A股上市公司,以超百万亿元市值、逾1.8万亿元的研发投入,不断夯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

  五年来,上市公司勇立创新潮头,从规模最大的5G网络,到刷新时速的CR450动车组,再到全球领先的创新药,上市公司以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成果标注了中国创新的新高度。

  五年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纵深推进,上市公司以创新为帆、以实干为桨,不仅重塑自身发展轨迹,更为中国经济驶向“深海航程”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程凤朝精准概括:这五年,上市公司实现了从做大到做强、从数量扩张到质量跃迁的关键跨越。

  信用卡溢缴还款背后有猫腻 银行风控手段升级

  近期,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在满足客户合理还款的需求下,该行将对信用卡设定溢缴款存入、转出限额,该限额将结合风险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加强对信用卡溢缴款的管理,旨在防范信用卡被用于电信诈骗、赌博、洗钱等非法交易。今年以来,多家银行从账户监测、额度限制等方面,不断升级信用卡风险防控措施,并引导持卡人合理安排和使用信用卡账户资源。

  加强溢缴款管理

  10月16日,建设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限制信用卡溢缴款金额主要是为了防范信用卡被用于电信诈骗、赌博、洗钱等非法交易,不会影响客户的正常用卡权益,建议客户使用本人账户在规定日期内按实际账单金额或透支金额进行还款。”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加大信用卡溢缴款管理的银行不止建设银行一家。此前,海南农商银行、齐鲁银行601665)、沧州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均发布公告对溢缴款额度进行限制。

  上海证券报

  知名车企负责人各抒己见 智能网联汽车加速驶来

  10月16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亦庄召开。本届大会以“汇智聚能网联无限”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汇聚全球资源,促进跨行业协同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发展的关键载体,已经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针对智能网联汽车这一新生事物,出席大会的东风汽车、广汽集团、吉利控股、小米集团等企业负责人表达了对未来市场机遇的预判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大会上表示,在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包括:一是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建成涵盖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网联云控等在内的完整产业体系。大算力芯片,智能线控底盘批量上车,搭载组合驾驶辅助功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占比超过60%。

  9月企业短贷与居民中长贷双回暖:微观信心修复 政策效果渐显

  央行最新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增加7100亿元,同比多增2500亿元;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2500亿元,同比多增200亿元。

  企业短贷和居民中长贷这两项关键指标的企稳回升,不仅印证了前期政策的逐步显效,更释放出微观经营主体信心修复的积极信号。

  企业短贷的放量,背后是实体经济经营活力持续恢复向好。数据显示,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前月回升0.4个百分点至49.8%,其中,生产指数较前月回升1.1个百分点至51.9%,升至近6个月高点。同时,票据融资的季节性减少,进一步说明信贷资源正从“冲量”转向“提质”,更直接地服务于实体生产经营。

  从影响因素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推进、地方债置换挤出效应减弱、企业经营景气度环比改善、出口延续韧性、两项财政贴息和稳地产政策逐步显效,以及贷款利率维持低位等均形成一定拉动。

  忙信贷收官 储来年项目 银行开启“双线作战”

  步入四季度,多家银行开启“双线作战”模式——一边忙着信贷收官,部分银行已完成全年投放;一边抓紧储备来年项目,一场暗战已打响。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调研了解到,继9月信贷投放有所回升后,大部分银行已提前开始谋划四季度营销策略,以创新获客方式、升级服务和产品为抓手,重点瞄准高新技术、绿色金融等优质客群,在完成年终信贷收官工作的基础上,为下一年的信贷业务做好布局规划。不过,在利率下行和“资产荒”背景下,“僧多粥少”“产品同质化”成为一线银行人的普遍感受。

  国庆中秋长假之后,多家银行开始冲刺信贷收官战,部分银行已完成了全年信贷投放任务。

  港股IPO业务高歌猛进 中资券商争相加码在港布局

  截至10月16日,今年以来有73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IPO募资总额达1886.98亿港元,同比增长227.75%,稳居全球新股融资额榜首。

  这场IPO盛宴背后的护航力量来自各大中介机构,其中中资券商扮演的角色愈发关键。中资券商在众多标志性交易中跃升为主导性的保荐人、全球协调人及账簿管理人。港股IPO保荐与承销头部效应凸显,以中金香港、中信证券(香港)、华泰香港、中信建投601066)国际为代表的头部中资机构,在今年以来的港股IPO承销榜上名列前茅。

  为抢抓市场机遇,今年以来中资券商显著加快国际化布局,将香港作为“桥头堡”,通过新设子公司、拓展业务牌照等举措加码投入,向着更专业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

  证券时报

  属地监管责任进一步压实 238家保险机构明确最新归口

  保险机构的归口监管变动传来新消息。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公布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38家保险机构法人名单,详细披露了保险机构法人的监管责任单位。相较2024年末,保险机构的监管责任单位也出现了较大范围调整。

  据证券时报记者从业内采访了解,今年上半年相关保险机构已收悉监管责任单位调整事宜。调整后的总体情况是,保险集团系机构的监管方仍为金融监管总局,除个别机构外,其他财产险、再保险、人身险、保险资管等机构的监管权下放到注册地监管局。对于此次调整,金融监管总局专门召集各地方监管局开了专项会议。

  此次调整后,金融监管总局负责监管的保险法人数量下降,地方局负责监管的保险机构法人数量普增,其中北京局、上海局、深圳局等负责监管的保险法人数量明显增加。

  新一轮十大行业稳增长方案背后透露哪些信号—— 破局内卷式竞争 构建“智造+”新生态

  时隔两年,新一轮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再次启动实施。

  9月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发布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稳增长方案。

  与上一轮稳增长方案相比,新方案在明确各个行业量化目标的基础上,更加关注结构优化和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在从供需两端发力的同时,更加强调行业治理,旨在进一步规范产业竞争秩序。此外,新一轮稳增长方案也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各个产业的引领,放在较为突出的位置。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新一轮稳增长方案着力提升优质供给能力,旨在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推动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银行理财规模再现跨季回落 含权产品逆势增长风景独好

  月度规模连续实现净流入的银行理财,在三季度末出现回落。

  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从可信渠道汇总的独家数据显示,管理规模在1万亿元以上的14家理财公司(含6家国有行理财、8家股份行理财)中,有13家9月末余额环比下降,合计减少约8700亿元。

  9月,固收类产品中的纯债型理财规模降幅较为明显,或与近期债市波动不无关系。与此形成对比的是,由于同期股市表现较好,配置一定比例权益资产的“固收+”、混合型理财等产品显著获益,规模明显见涨。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汽车产业增长逻辑发生质变

  编者按:工业是经济大盘的“稳定器”,也是拉动增长的“牛鼻子”。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陆续发布了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机械、汽车、电力装备、轻工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大行业的新一轮稳增长工作方案。时隔两年再次启动的新一轮稳增长方案,以“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目标,统筹稳增长与促转型,为十大重点行业指明了发展方向。今天起,本报推出“做好经济压舱石 十大行业稳增长”系列报道,聚焦十大行业企业如何抓住发展红利,实施稳增长计划,展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潜力。

  今年9月,我国汽车行业产销量首度突破300万辆,“金九”成色十足。事实上,产销创新高之外,我国汽车产业的增长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发挥着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作用。

  近期,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下称《工作方案》),一场从“量的合理增长”到“质的有效提升”的变革全面启动。接受证券时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我国汽车产业竞争正告别“价格战”的泥潭,走向以技术创新、品牌向上、与国际合作为核心的“价值战”新航道,产业将迈入质效双升的高质量发展新周期。

  证券日报

  月内多只基金产品提前结募、比例配售

  数据显示,10月份以来,基金发行市场保持热度,截至10月16日,已有103只基金计划在月内发行,其中权益类(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多达78只。

  目前,已有74只基金启动发行,其中,易方达港股通科技混合、鹏华制造升级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富国医药精选混合(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平安盈享多元配置6个月持有混合发起式(FOF)A等基金提前结束募集,部分产品同步启动比例配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基金发行市场的热度,首先体现在权益类产品的提前结募与比例配售上。

  智能穿戴市场火热 产业链公司把握机遇积极创新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登记使用商品条码的智能穿戴相关产品总量达18.1万种,涉及企业0.6万家,较2020年9月底,智能穿戴产品品种数量增长91.4%,年均增长13.9%,市场呈现稳步快速增长态势。

  具体来看,智能手表品种数已达2.9万种,年均增长46.8%;智能眼镜0.2万种,年均增长23.5%;智能耳机12.2万种,年均增长14.0%;智能手环2.8万种,年均增长1.2%。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产品的品种数增速显著高于智能穿戴行业平均水平。

  在智能穿戴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个环节,A股上市公司各展所长,积极创新,牢牢把握住市场机遇。

  多家外卖平台试点取消骑手超时罚款

  10月16日,《证券日报》记者从京东方面了解到,京东外卖已在深圳、南京、哈尔滨、武汉等全国25个城市试点取消骑手订单超时罚款,改为启用“服务分”管理机制。根据试点规则,骑手若出现配送超时,将不再直接扣除现金,而是依据超时区间扣除相应服务分,推动管理方式从处罚约束向正向激励转变。

  “我们希望通过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让骑手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更从容地服务用户。”京东外卖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未来将视试点效果持续迭代,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今年8月26日举办的骑手算法协商共治开放日上,美团骑手体验运营负责人表示,众包骑手非常关心的超时罚款,美团将在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

  据美团方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前平台率先在泉州试点“安准卡”,以遵循超时扣分、准时加分的方式,替代原有的超时罚款。截至8月份,已在22个城市试行超时免罚机制。在具体举措方面,以培训学习代替扣款,既给骑手松绑,也标志管理思路从“以罚代管”转向更温和、更科学的正向激励。

  年内23家券商核心高管变动 “80后”走向台前

  今年以来,证券行业高管密集变更,其中不乏董事长、总裁等企业“掌舵人”角色。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年内已有23家券商核心高管发生变动(包含董事长、总经理、总裁职位)。

  受访专家认为,年内券商高管密集变动,折射出在市场竞争加剧、行业转型加速背景下,券商正持续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和发展战略,以更好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综合竞争力。

  10月15日晚间,浙商证券601878)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实际控制人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文件,因吴承根到龄退休,提名钱文海为公司董事长人选。10月13日,国投证券也公告披露,王苏望因职务调整申请辞任总经理职务,辞任后将继续担任公司董事长;公司原副总经理、国投证券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廖笑非被聘任为公司总经理。

  今年以来,证券行业高管变动频繁,其中,一批“券业老将”到龄退休是重要原因。除上述浙商证券董事长吴承根到龄退休外,今年以来,兴业证券原董事长杨华辉、招商证券原总裁吴宗敏、方正证券原总裁何亚刚、中信建投原董事长王常青也均因到龄退休而离开岗位。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