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万物狙击

网站首页 >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正文

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7月8日)

admin 2025-07-08 05:22:18 今日股市【热点提醒】 18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中国证券报

  证券业声誉信息管理迎新规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业内获悉,为进一步完善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机制,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对《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目前正在征求行业意见。这是该办法运行三年后的首次调整。

  记者了解到,此次修订旨在落实相关监管精神,将干扰监管执法的行贿行为纳入违法失信范畴,同时鼓励券商主动赔偿欺诈发行导致的投资者损失,明确通过先行赔付机制有效减轻或消除损害的,其相关处罚信息可免于记入执业声誉信息库。

  可转债供需再平衡 小众市场演绎大行情

  7月7日,金丹转债、天阳转债迎来最后交易日,两只可转债均因触发有条件赎回条款将被提前赎回。

  除上述两只可转债外,近期还有多只可转债将被提前赎回。其中,存量规模达9.26亿元的南银转债将于7月14日迎来最后交易日;齐鲁转债日前发布提前赎回公告称,存量41.75亿元转债将陆续转股或赎回。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可转债“强赎潮”上演,多只存量规模较大的可转债退出。此外,可转债发行规模虽有扩大但节奏仍然偏慢,可转债市场供需再平衡行情持续演绎。流动性改善、政策支持加码、风险偏好抬升及科技产业深化发展等多重利好共振,权益市场上行趋势或将持续利好转债市场。

  四部门: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 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国家发改委7月7日消息,为进一步优化完善我国充电设施网络布局,稳步构建布局合理、品质升级、技术先进的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

  《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业内人士认为,高端电动汽车市场不断发展,对充电功率的需求也日益增大,政策对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给予支持,对电动汽车发展有促进作用。

  特高压建设提振电力设备商业绩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核准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蒙西至京津冀±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为我国特高压建设持续推进注入强劲动能。

  业内人士指出,特高压工程建设对电力产业链上下游具有显著的协同带动效应,2025年,我国还将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随着这一大批特高压项目开工、招标、交付,招标份额稳定或有望持续提升的特高压设备厂商将获得显著的业绩支撑。

  上海证券报

  新动能不断壮大 工业经济彰显发展活力

  智能检测机器人在车间里精准扫描,中国制造的小农机远征国际市场,企业订单排期满满……当下,这些生动场景,正是中国工业经济新动能强劲迸发的鲜活注脚。

  今年以来,伴随宏观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产业升级步伐持续加快,创新驱动、市场开拓与积极预期共同绘就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图景。多位专家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工业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与增长潜力,下半年工业增加值有望保持较高增速,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科创企业信心增 投资机构更敢投 科创板新政“资润”AI超级赛道

  对于那些尚在技术攻坚期、还缺乏盈利报表的AI产业链公司,到科创板上市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

  近日,中国证监会制定《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宣布,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并扩大适用范围,以更好地对接AI等前沿科技领域快速发展的需求。

  这一改革直接影响了企业航向。AI企业在前期往往面临盈利难、上市难,原本创业公司设想更多的是被并购,但最近独立上市被纳入考虑范围。

  AI作为资本与技术共振的超级赛道,呈现鲜明的“价值前置,盈利后置”的特征,企业易陷入高投入、慢回报的困境。针对这一问题,资本市场以制度创新予以正面回应,以期为AI企业注入长期信心。在这场关乎技术主权与产业未来的长跑中,谁将率先借助新政东风脱颖而出,不仅将改写自身发展轨迹,更将影响我国AI产业生态的整体格局。

  严查产能错配 有望重构水泥行业生态

  水泥行业针对“批建产能错配”痼疾的整顿正在加码。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的《水泥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在2025年底前完成产能整改申报,并首次将政府批复产能明确写入生产许可要件。

  与此同时,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也要求企业核查实际产能与备案差异,限期补齐手续。

  “《意见》直指水泥行业产能乱象根源,短期或将加剧部分企业成本压力,如超产线减产;但中长期通过产能出清,有望优化行业供需结构,驱动行业生态重构。”业内人士直言。

  在此背景下,水泥行业并购整合正在持续深化,并成为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路径。

  浮动管理费的“风”吹到银行理财业

  近期,银行理财公司开始探索与理财产品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机制。业内人士认为,将管理费率与产品业绩挂钩,打破了银行理财公司“旱涝保收”现象。这不仅能提升理财产品的透明度,强化银行理财公司与投资者的利益绑定、风险共担,也有利于银行理财市场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证券时报

  A股十年变迁: 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重回报声浪越来越响

  2015年以来,A股市场经历深刻变革,随着各项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回购积极性提高、分红金额增长,同时,重要股东净减持下降、退市力度加大,市场生态获得良性发展,投资者信心大幅提高。本文为《数说A股这十年》之市场生态篇,从四大维度展现A股近十年变化,并探讨其背后驱动因素及未来趋势。

  从2015年到2024年,在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和市场各方共同努力下,A股市场逐步建立起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数据显示,2024年A股市场回购规模突破1600亿元,现金分红总额接近2.4万亿元,退市公司数量创下历史新高。通过这些数据,我们看到A股市场正在向着更加规范和成熟的方向前进。

  钢铁水泥业盈利缩减 “反内卷”需建立长效机制

  市场供求关系,是引导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主旋律。近年来,伴随下游需求回落,钢铁、水泥等商品价格震荡下行,行业利润也随之跌至谷底。“反内卷”政策引导下,减产限产“保利润”正成为不少行业企业的共识。

  证券时报记者近日采访获悉,7月1日,中国水泥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动水泥行业“反内卷”“稳增长”高质量发展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山东、四川两水泥大省汛期错峰生产正在落地。在钢铁生产重镇唐山,企业正推进硬减排措施,对多种装置减产、停产。

  严把IPO入口关 现场检查对带病申报说“不”

  2025年IPO第二批现场检查名单近日出炉,共有12家拟上市企业被抽中进入到现场检查的序列,其中上交所8家,深交所4家,远高于去年同期的抽中企业数量。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现场检查的本质是用市场化手段筛选“真优质”企业,防止带病申报的企业透支市场信任,被抽中的企业增多与排队序列中的拟上市企业同步增多相关,监管层通过现场检查守好上市入口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从12家企业的受理时间来看,有11家企业是在6月份递交的申报材料且被受理的,仅有1家企业的IPO受理时间在5月份。从审核状态来看,9家企业处于已受理状态,3家处于已问询环节。

  市内免税店掀起“上新潮” 游客出行增添新地标

  近日,多地传来免税新政后市内免税店布局新进展。6月28日,武汉市内免税店正式开业。此外,长沙、广州等地的免税店也传出将于近期落地的最新消息。

  市内免税店是指设立在市内特定区域,向即将出境的国际旅客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2024年8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出通知,在武汉、广州、成都、深圳、天津、西安、长沙和福州8个城市,各设立1家市内免税店。此前,在北京、上海、青岛、大连、厦门、三亚已分别设有6家市内免税店。

  多位专家及业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市内免税店数量的增加以及大型购物中心“离境退税”业务的兴起,有望让国际游客来中国“代购”成为新潮流,激发国内消费市场的新活力。

  证券日报

  程序化交易新规正式实施 相关机构策略研发重心转向中低频

  7月7日,沪深北交易所制定的《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正式实施。这一新规是落实新“国九条”和《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的重要举措,旨在平衡市场效率与公平,引导程序化交易回归流动性服务和价格发现的本源。

  近年来,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程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在提升市场活跃度和提高交易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也因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引发对市场公平性的讨论。对此,相关规则的完善被提上日程。

  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 目前约200家企业申请在港IPO

  港股市场流动性显著改善。港交所官网数据显示,2025年前6个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为240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104亿港元上升118%。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7月6日表示,交易所买卖产品(ExchangeTradedProducts,ETP)是便利产品创新的其中一个模式,成为近年支持港股流动性的生力军。

  数据显示,香港目前共有超过210只ETP产品上市。截至今年5月份,相关ETP产品合计共管理资产规模接近5100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了约30%,相关的日均成交额在同期更是显著增加5倍,增至约400亿港元。“我们希望透过更多制度创新与产品创新,更好地撬动环球市场资源,巩固提升香港亚太区首选ETP枢纽的地位。”陈茂波表示。

  上半年653家A股公司合计斥资逾4100亿元买理财 券商理财产品获认购比例上升,收益凭证产品受青睐

  将闲置资金用于理财是A股上市公司提升资金利用效率的常见做法之一。

  资讯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按认购日期计),A股上市公司已斥资合计超410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总金额有所下降,但券商理财产品的认购比例却从去年同期的5.62%上升至7.6%。其中,券商收益凭证产品尤为受到投资者青睐。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公司运用闲置资金进行适度的理财产品投资,有利于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获取投资回报,提升公司整体收益水平。”

  政策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AI、机器人等技术加速临床应用

  近日,《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有关举措的公告》发布(以下简称《公告》),全力支持高端医疗器械重大创新。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告》的发布对我国高端医疗器械领域而言是重大利好,其围绕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等前沿核心技术领域创新,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方向,这将有效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实际产品,更好地满足患者临床需求。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返回首页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