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妙可蓝多,从细分产品龙头到产业趋势引领者妙可蓝多多年来聚焦深耕奶酪品类,与蒙牛协同整合后共筑竞争优势。妙可蓝多是我国C 端奶酪赛道的龙头企业,前身为广泽乳业,2007 年正式切入奶酪赛道,后于2020 年引入蒙牛战略入股,2024 年整合蒙牛旗下奶酪业务。公司业务完整地覆盖家庭奶酪、餐饮工业、奶酪棒等多品类奶酪全产业链,不断拓展奶酪相关的零食、烘焙等领域,扩大业务协同发展。
新推股权激励,强化核心团队绑定,开启全新发展阶段。2025 年公司构建"期权+持股"双轨激励机制,新推股票期权激励,覆盖核心管理层及207 名业务骨干,同时配套员工持股计划覆盖209 名核心管理层及业务骨干,且面向2025~2027 年度,制定了阶梯式的增长目标,形成三年期收入和利润的考核约束,强化核心团队与股东的利益一致协同。
B/C 共振,奶酪产品迭代重塑乳制品价值高地
奶酪是乳制品深加工、高营养价值的核心产品。奶酪在营养成分方面,具备高蛋白、高钙、低乳糖等优势特性。原制奶酪的制作须经历长时间的微生物发酵,相较于纯奶、酸奶、油脂等乳制品,工艺更复杂、差异化风味更多元,产品附加值也就更为凸显。
奶酪市场发展方兴未艾,有望形成B/C 共振。2024 年我国奶酪市场规模约合209 亿元,2010~2024 年CAGR 为14.89%,整体规模持续较快增长,但奶酪的人均消费量为0.17kg/人·年,显著低于欧美国家水平(>10kg/人·年),也低于同为东亚饮食风格的日本、韩国。
C 端产品近3 年因原奶周期下行,叠加奶酪棒产品周期下行而致规模下降,随着奶酪棒产品企稳止跌,品类有望重回增长,且未来拓展C 端零食相关产品的创新空间、市场潜力均较大。B端的奶酪、奶油、黄油等非液奶乳制品出厂规模合计约274 亿元,过去10 年CAGR 达13.6%,后续随着西餐、烘焙、茶饮等相关消费场景的持续扩容,叠加国内消费者对高品质深加工乳制品的认知提升,原制奶酪等高品质的创新品类渗透迭代,有望带来消费扩容及格局变化的机会。
产品、产能、品牌、渠道四位一体,构筑奶酪“蓝”图产品端:奶酪棒单品领衔,持续延拓产品矩阵边界,B/C 端共进、常低温全覆盖。产能端:工厂前瞻布局产能,公司在上海、天津、吉林、长春等地共拥有5 家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品牌端:
IP+代言双向驱动品牌发展,公司的IP 签约从汪汪队到精灵宝可梦,再到与蒙牛协同使用小马宝莉联名奶酪棒升级。渠道端:网络精耕+渠道下沉,B/C 端双轮驱动,截至2024 年公司的网点覆盖已达80 万个,且在B 端覆盖西式餐饮、烘焙、茶饮等渠道的知名品牌。
股东赋能、B/C 共进,重塑奶酪龙头价值回归
C 端守正出新、B 端厚积薄发,产品结构优化助推毛利率提升,降本、控费驱动盈利能力改善。
随着股东蒙牛的业务整合注入,公司奶酪业务有望在B/C 端双管齐下,占比持续提升,而相对低毛利的液奶、贸易等业务占比下降,叠加成本下行,行业竞争也进入也相对均衡,费用投放收敛,业绩有望进入收入、利润双改善的阶段。预计2025/2026 年公司EPS 分别为0.51/0.77元,对应PE 估值56/37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扩产与需求匹配失衡风险;2、市场竞争加剧与利润承压风险;3、原料奶成本波动传导风险;4、盈利预测假设不成立或不及预期的风险等。猜你喜欢
- 2025-08-22 丽珠集团(000513):业绩符合预期 核心重点项目加速推进
- 2025-08-22 泰凌微(688591):2025年上半年业绩高速成长 端侧AI持续发力
- 2025-08-22 牧原股份(002714):成本延续下行趋势 践行高质量发展
- 2025-08-22 九华旅游(603199):连续三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基本面进入加速期
- 2025-08-22 许继电气(000400):特高压兑现高增 海外持续突破
- 2025-08-22 海兴电力(603556):盈利短期承压 全球化持续推进
- 2025-08-22 和邦生物(603077):草甘膦和光伏玻璃有所好转 矿业和蛋氨酸贡献主要利润
- 2025-08-22 三维化学(002469):业绩符合预期 下半年新签或提速
- 2025-08-22 永辉超市(601933):调改节奏加快 持续强化供应链及商品力
- 2025-08-22 兔宝宝(002043):业绩稳健增长 中期高分红展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