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公式网是一个专注于股票软件、股票公式资源分享的平台
微信公众号:精品公式指标

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海康威视(002415):利润提质筑基 大模型赋能长期成长性

admin 2025-08-04 08:39:25 精选研报 6 ℃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报,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18.18 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56.57 亿元,同比增长11.7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4.89 亿元,同比增长4.69%。

      单Q2 而言,2025Q2 实现营业收入232.86 亿元,同比下降0.45%;归母净利润36.19 亿元,同比增长14.9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5.63 亿元,同比增长2.29%。

      点评:

主业营收呈现修复趋势,创新业务与海外业务支撑效应增强分业务看:

1) 主业营收呈现修复趋势,除SMBG 主动去库存、聚焦高质量产品线营收下滑外,PBG/EBG/境外主业营收增速相较于24H2 均有所改善:公司境内主业PBG/EBG/SMBG 三大事业集群25H1 年分别实现收入55.73、74.62、40.67 亿元,分别同比-2.1%、-0.4%、-29.7%,境外主业实现营收122.31 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SMBG 营收下滑较多,主要由公司主动调整经营策略(去库存、压缩低毛利产品占比等)所致;而PBG/EBG/境外主业营收增速均相较于24H2边际改善,对应细分营收24H2增速分别为-14.4%、-6.3%、3.4%。

2) 境外主业与创新业务营收占比达57%,且营收增长势能良好,对营收的支撑效应进一步增强:境外主业与创新业务(包含境内+境外)总营收占比持续提升,分别达到29.2%、28.1%,合计总营收占比达到57%。从营收增速来看,境外主业和创新业务25H1 分别实现同比增长6.9%、13.9%,显著优于其他业务板块,对公司整体营收起到较强拉动作用。创新业务中,增速较快的业务线为汽车电子、机器人和智能家居,25H1 营收增速分别为46.5%、14.4%、12.4%。

      展望下半年,我们对公司营收的持续修复保持乐观。主要考虑因素为:

1) SMBG 下滑趋势改善:根据公司管理层,预计SMBG 业务下半年收入环比显著增长,利润实现同比由负转正;

      2) 24H2 主业存在低基数效应,在公司产品线精细化管理的经营调整下,营收有望延续修复趋势;

3) 海外市场与创新业务仍具备较强增长韧性,我们认为有望延续上半年良好增势。

      强化“以利润为中心”,毛利率与净利率双升,现金流显著优化公司25H1 实现毛利率45.19%,较24H1 提升0.35pct,从具体结构来看:

1) 按业务:主业毛利率(包括主业产品及服务和主业建造工程)47.9%,同比提升2pcts,创2021 年以来新高,主要受益于公司经营调整,聚焦高质量、高毛利产品线,且未来有望持续优化;创新业务毛利率38.3%,同比减少3.7pcts,主要受到部分业务线周期波动以及创新业务收入结构变化的影响。

      2) 按市场:境内业务毛利率43.98%,同比提升0.63pct,境外业务毛利率47.26%,同比减少0.41pct。

公司25H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2%,快于营收增速,归母净利率达到13.5%,其中25Q2 单季度归母净利率达到15.5%,实现24Q1 以来单季度最高归母净利率。我们认为公司利润侧率先于营收侧迎来拐点,一方面受益于公司对产品线的精细化梳理与调整带来毛利率提升,另一方面受益于公司在费用端的优化,公司25Q2 三费合计同比下降1%,为24Q1 以来首次单季度费用端实现同比下降。

现金流层面,公司25H1 实现经营性净现金流53.43 亿元,较24H1 实现由负转正,经营性净现金流/净利润达到0.9,考虑到公司收入与销售回款具有典型季节性特征,我们认为公司25H1 现金流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坚定拥抱AI 大模型,利润提质筑基,大模型赋能长期成长性公司在AI 领域持续投入,2023 年发布“观澜”大模型以来,持续推进多模态大模型与行业侧的融合,截至25H1 已推出数百款大模型产品,实现对云、域和边的全面覆盖。

展望未来,我们认为公司依托AI 大模型深耕千行百业场景数字化,有望成为其未来长期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一方面,公司产品线将随着AI 技术边界的拓展而延伸,AI 硬件终端产品有望成为新一轮数字化基建的核心需求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基于自身平台优势和规模优势,将AI 能力、专业感知和行业经验三者有机融合,推动智能物联产业的整合与生态系统的形成。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

考虑到公司主业仍在修复过程中,短期经营策略调整对营收造成一定压力,2025年公司增长预计仍主要由创新业务和境外主业贡献,我们调整此前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5-2027 年营业收入为950.31、1008.89、1091.55 亿元,归母净利润132.19、147.02、168.43 亿元。同时考虑到公司聚焦经营质量提升、且利润侧已率先迎来拐点,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的利润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公司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落地不及预期;随着公司面向智能物联市场布局,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加剧;欧美制裁力度加大,导致公司境外业务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