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精选研报 正文
温馨提示: 本文所述模型仅限学术探讨,"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本站所有指标或视频战法,皆为举例演示或技术复盘,仅做验证学习使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用于实盘,否则自负盈亏,风险自担!“历史数据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
指标交流QQ群:586838595
核心观点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在营收端和利润端环比改善显著,随着国内主机厂稼动率提升,锂电池行业复苏较2024 年更明显,资本开支计划较往年也有明显增长,公司作为上游设备厂商将直接受益。公司积极布局新技术,固态电池设备工艺全线覆盖,已中标头部车企整线订单并开启交付,后续有望深度受益固态电池行业发展。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 年1-6 月实现营业收入15. 29 亿元,同比下降17.48%;实现归母净利润0.33 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0.28 亿元,同比扭亏。
2025 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14 亿元,同比下降25.47%、环比增长13.93%,归母净利润0.21 亿元,同比增长36.77%、环比增长60.62%。
简评
营收端环比改善显著,多业务布局初见成效
公司2025 年上半年营收15.29 亿元,同比下降17.48%,主要系2024年来公司结合行业发展情况,提质增效,主动收缩客户群体, 减少承接低毛利率订单,致使业务订单规模下降。虽在短期影响新增订单规模,但显著提升了订单质量,为公司后续盈利改善奠定基础。公司2025年单二季度营收8.14 亿元,同比下降25.47%、环比增长13.93%,逐季度环比改善显著,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快订单验收效率,优化业务流转以及新项目订单验收逐步增加。
公司核心业务新能源锂电设备覆盖方壳、软包、圆柱电池的制造全工序,同时公司已成功掌握全固态整线装备的制造工艺,当前已向头部车企开启交付。智能仓储设备覆盖锂电领域全工序、汽车领域全工序、精密电子领域等,已获得大量订单。此外,光伏装备、氢能装备、新能源车电机智能装配线等新业务逐步贡献收入,业务多元化布局初见成效。
利润端扭亏为盈,毛利率显著提升,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控本措施取得积极成效
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33 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其中单二季度净利润0.21 亿元,同比增长36.77%、环比增长60.62%,盈利能力显著增强。公司经营业绩同比实现扭亏为盈,二季度环比一季度净利润持续修复,且利润端环比增速远高于收入端,主要原因是公司组织架构优化,控本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此外,订单毛利率提升,项目周期缩短,期间费用总额及占比下降,以及客户回款转回部分信用减值损失等也是利润端修复的重要因素。
毛利率显著提升,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2025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29.22%,较上年同期提升2.64 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16%,同比提升11.62 个百分点,主要系行业底部复苏低毛利订单逐步消化,新技术设备和海外高毛利订单逐步交付所致。与此同时,公司期间费用总额同比减少,其中管理费用1.35 亿元,同比下降45.25%,主要原因是公司整合厂区资源、优化组织架构及人员岗位,并提升运营效率,人工费用下降比较多;财务费用0.24 亿元,同比下降57.02%,因可转债已于2024 年末全部转股或赎回,且当期借款规模下降导致利息支出减少;销售费用0.63 亿元,同比下降20.94%、研发费用1.56 亿元,同比下降21.83%,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6.67 个百分点、二季度环比一季度下降11.05%。
固态电池量产工艺全线覆盖,整线装备已开始陆续交付固态电池设备方面,公司已成功掌握全固态电池整线装备的制造工艺,主要产品包括电极干法涂布设备、电极辊压、电解质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叠片一体机和高压化成分容等核心设备,在前道、中道、后道均有布局,并针对硫化物电池的防爆、防毒需求设计了三级防护体系,技术领先性显著。2024 年11 月公司成功中标第一条硫化物固态电池整线装备,2025 年7 月开始陆续交货,标志着公司全固态整线设备受到客户认可。目前公司持续与20 多家客户进行固态电池技术交流,中试线订单落地可期。
为加速技术验证与产业化,公司建立了专门的全固态电池设备洁净实验室,配备电极干法涂布、极片胶框印刷、固态电池叠片、锂金属片激光切割及锂铜复合等多种测试服务能力。通过开放实验室,与合作伙伴共同推进固态电池工艺研发与应用。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4、1.40、2.0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7.08%、88.94%、48. 35%,对应PE 分别为130.34x、68.98x、46.50x,考虑到公司年度新签订单情况持续改善,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已开始陆续交付,后续公司将直接受益于锂电基本面反转和固态电池设备招标,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 宏观环境风险:公司业务全球布局,如未来相关国家在贸易政策、关税等方面对我国设置壁垒或汇率发生不利变化,且公司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将导致公司产品失去竞争优势, 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2. 行业风险:新能源行业现在还有明显的周期性,若公司不能持续与下游技术先进的企业保持紧密合作,保持优质的客户群体,下游行业波动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3. 新技术迭代风险:锂电设备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公司必须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以及新产品开发,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如果公司未来不能准确判断市场对技术和产品的新需求, 或者未能及时跟上智能制造装备技术迭代节奏,公司产品将面临竞争力下降甚至被替代、淘汰的风险。
4. 财务风险:应收账款(含分类为合同资产)账面价值 111,661.62 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3.65 %,占比较高,若未来客户经营情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面临无法及时收回甚至无法收回的风险。猜你喜欢
- 2025-09-11 青岛啤酒(600600):H1份额略有恢复 Q2量价齐升
- 2025-09-11 广汽集团(601238):业绩表现略低预期 静待一体化改革效果显现
- 2025-09-11 格力电器(000651):Q2增速放缓但经营健康 净利率同比继续提升
- 2025-09-11 卓越新能(688196):天然脂肪醇放量带动毛利提升 未来新增项目落地持续推动公司成长
- 2025-09-11 睿创微纳(688002):多维感知领域持续拓展 25H1业绩符合预期
- 2025-09-11 利元亨(688499):营收利润逐季改善 固态电池整线设备已开启交付
- 2025-09-11 四方股份(601126)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 出海&AIDC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 2025-09-11 兴业证券(601377):经纪、自营业务表现亮眼 公募资管业绩贡献保持稳健
- 2025-09-11 北京人力(600861):人事代理业务恢复增长 布局AI提质增效
- 2025-09-11 明阳智能(601615):盈利水平修复可期 新技术和海风整机出海值得期待